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棉论文

棉花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在杂种优势中的应用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1 前言第10-18页
   ·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况第10-11页
   ·杂种优势理论研究进展第11-14页
     ·配合力研究第11页
     ·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数量遗传模型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生理生化预测第13-14页
   ·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第14-16页
     ·人工去雄授粉制种第14页
     ·不育系制种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其他制种技术第15-16页
   ·我国杂交棉存在的问题第16页
     ·制种方法的问题第16页
     ·杂交种推广的问题第16页
   ·我国杂交棉的发展方向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挖掘新型不育系材料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加强利用杂种二代第17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7-18页
2. 材料和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·材料第18页
   ·大田试验设计和试验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田间试验设计第18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调查第18-19页
   ·苗期试验设计和性状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·苗期试验种植方法第19页
     ·苗期生长指标测定第19页
   ·亲本遗传差异的SSR分子标记第19-20页
   ·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田间试验数据统计和分析第20页
     ·杂种优势分析第20页
     ·SSR标记数据统计和分析第20页
     ·苗期与大田试验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第20-21页
3 结果与分析第21-35页
   ·杂交棉主要性状的方差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·杂交棉组合产量及产量因素性状的杂种优势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杂交棉组合的产量性状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杂交棉组合产量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表现第23-24页
   ·杂交棉组合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第24-27页
   ·配合力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 ·一般配合力分析(GCA)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特殊配合力(SCA)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第29-30页
   ·杂交棉苗期性状的杂种优势第30-31页
   ·苗期性状与大田表现相关性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·苗期表现与产量的相关性第31-32页
     ·苗期表现与特殊配合力的相关性第32页
   ·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第32-35页
     ·SSR分子标记第32-34页
     ·遗传距离与大田表现的相关性第34页
     ·遗传距离与苗期表现的相关性第34-35页
4. 小结与讨论第35-38页
   ·核不育杂交组合的综合比较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·配合力大小与亲本选育第36页
   ·杂种棉的苗期表现第36-37页
   ·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2页
致谢第42-43页
附录第43-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
下一篇:不同熟期油菜品种在早晚播下生长发育及产量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