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菌类(食用菌)论文

云南离褶伞属形态分类和分子系统学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·课题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1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11-13页
   ·本论文创新点及预期目标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创新点第13页
     ·预期目标第13-14页
第二章 文献综述第14-24页
   ·离褶伞属真菌的分类研究概况第14-18页
     ·真菌的传统分类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真菌的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国外离褶伞属真菌的分类研究进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国内离褶伞属真菌的分类研究进展第18页
   ·离褶伞属真菌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第18-21页
     ·分子系统学概述第18-21页
   ·离褶伞属真菌的生理特性及驯化栽培研究第2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1-24页
第三章 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4-34页
   ·材料第24-27页
   ·试剂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显微形态特征观察所用试剂第27页
     ·分子系统学研究所用试剂第27-28页
   ·实验仪器第28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8-34页
     ·离褶伞属真菌形态分类研究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·野外记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显微形态特征的观察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离褶伞属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·DMA提取第30页
   ·2.2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測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·引物设计与合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PGR反应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·测序第33页
       ·序列的处理及分析第33-34页
第四章 云南离褶伞属真菌形态分类研究第34-46页
   ·性状及其分类学意义第34-35页
   ·基于形态特征对云南离褶伞属真菌的分种描述第35-4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五章 云南离褶伞属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第46-58页
   ·ITS-PCR扩增产物检测图谱第46-47页
   ·NRLSU-PCR扩增产物检测图谱第47页
   ·基于ITS序列分子系统发育树的建立及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·基于NR L SU序列分子系统发育树的建立及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·ITS和NRLSU序列的联合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六章 结论第58-62页
第七章 讨论和展望第62-64页
   ·讨论第62-63页
   ·展望第63-64页
致谢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4页
附录A 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-75页
附录B 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5-76页
附件第76-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根系分区交替灌溉下水氮调控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
下一篇:蚕豆14-3-3蛋白与质膜H~+-ATP酶应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