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大连城市广场景观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| ·大连城市广场景观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内容、方法、框架 | 第13-1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框架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章 城市广场概述 | 第16-21页 |
| ·城市广场的传统定义及重新界定 | 第16页 |
| ·城市广场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6-20页 |
| ·欧洲城市广场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6-18页 |
| ·中国城市广场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8-20页 |
| ·城市广场的分类 | 第20页 |
| ·国内城市广场不足之处 | 第20-21页 |
| 第三章 大连城市广场景观总体概况 | 第21-29页 |
| ·大连市概况 | 第21页 |
| ·大连城市广场的历史 | 第21-24页 |
| ·俄租赁时期(1898年至1904年) | 第21-22页 |
| ·日统治时期(1904年至1945年) | 第22-23页 |
| ·新中国建设时期(1945年至今) | 第23-24页 |
| ·大连城市广场的数量 | 第24-27页 |
| ·大连城市广场的分布 | 第27-29页 |
| 第四章 大连城市广场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9-80页 |
| ·调查对象的选取 | 第29-30页 |
| ·调查概况 | 第30-32页 |
| ·实地考察 | 第30页 |
| ·问卷调查 | 第30-32页 |
| ·广场的选址 | 第32-39页 |
| ·实地概况 | 第32-39页 |
| ·使用者评价 | 第39页 |
| ·广场的规模尺度与空间围合 | 第39-46页 |
| ·规模尺度 | 第39-41页 |
| ·空间围合 | 第41-42页 |
| ·使用者评价 | 第42-46页 |
| ·植物景观 | 第46-54页 |
| ·实地概况 | 第46-51页 |
| ·使用者评价 | 第51-54页 |
| ·铺装景观 | 第54-64页 |
| ·实地概况 | 第54-59页 |
| ·使用者评价 | 第59-64页 |
| ·水体景观 | 第64-69页 |
| ·实地概况 | 第64-67页 |
| ·使用者评价 | 第67-69页 |
| ·广场设施与小品 | 第69-80页 |
| ·实地概况 | 第69-73页 |
| ·使用者评价 | 第73-80页 |
| 第五章 对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大连城市广场的分析 | 第80-122页 |
| ·人民广场 | 第80-93页 |
| ·选址 | 第80-81页 |
| ·规模尺度与空间围合 | 第81-82页 |
| ·使用状况 | 第82-84页 |
| ·景观元素 | 第84-90页 |
| ·小结 | 第90-93页 |
| ·星海广场 | 第93-108页 |
| ·选址 | 第93-94页 |
| ·规模尺度与空间围合 | 第94-95页 |
| ·使用状况 | 第95-97页 |
| ·景观元素 | 第97-103页 |
| ·小结 | 第103-108页 |
| ·中山广场 | 第108-122页 |
| ·选址 | 第108-110页 |
| ·规模尺度与空间围合 | 第110-111页 |
| ·使用状况 | 第111-113页 |
| ·景观元素 | 第113-118页 |
| ·小结 | 第118-122页 |
| 第六章 对大连城市广场景观的分析与总结 | 第122-129页 |
| ·大连城市广场的优点 | 第122-123页 |
| ·大连城市广场的缺点及改进建议 | 第123-127页 |
| ·对我国大中城市广场和其他公共空间景观的启示 | 第127-129页 |
| 结语 | 第129-13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30-136页 |
| 图表目录 | 第136-139页 |
| 附录 | 第139-142页 |
| 致谢 | 第142-143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1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