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评价与优化路径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6页 |
1 绪论 | 第16-28页 |
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1-2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25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25-26页 |
·主要内容 | 第25-2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6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文献综述法 | 第26-27页 |
·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| 第27页 |
·比较分析法 | 第27页 |
·系统分析法 | 第27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27-28页 |
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 | 第28-36页 |
·农产品流通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8-29页 |
·农产产品 | 第28页 |
·流通 | 第28页 |
·农产品流通体系 | 第28-29页 |
·流通理论综述 | 第29-35页 |
·马克思的流通理论 | 第29-30页 |
·分工交焕理论 | 第30-32页 |
·交易费用理论 | 第32页 |
·供应链管理理论 | 第32-33页 |
·商物分离理论 | 第33页 |
·不同理论比较与评述 | 第33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3 农产品流通体系演变及国外经验借鉴 | 第36-50页 |
·农产品流通体系演变 | 第36-44页 |
·粮食流通体系演变 | 第36-40页 |
·蔬菜流通体系演变 | 第40-44页 |
·国外农产品流通经验借鉴 | 第44-49页 |
·北美经验 | 第44-46页 |
·欧盟的经验 | 第46-48页 |
·日本的经验 | 第48-49页 |
·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4 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50-71页 |
·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现状 | 第50-58页 |
·农产品生产现状 | 第50-56页 |
·农产品消费现状 | 第56-58页 |
·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 | 第58-68页 |
·农产品流通主体 | 第58-60页 |
·农产品流通客体 | 第60-61页 |
·农产品流通载体 | 第61-64页 |
·农产品流通环境 | 第64-65页 |
·农产品流通模式 | 第65-68页 |
·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| 第68-70页 |
·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较慢 | 第68页 |
·农业专业合作社实力较弱 | 第68-69页 |
·流通基础设施薄弱 | 第69页 |
·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 | 第69页 |
·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范围狭窄 | 第69-70页 |
·农产品流通信息化程度低 | 第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5 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评价 | 第71-90页 |
·实证方法与模型 | 第71-76页 |
·数据包络分析法(DEA) | 第71-72页 |
·CCR模型 | 第72-74页 |
·BCC模型 | 第74-76页 |
·Malmquist指数 | 第76-79页 |
·Malmquist指数简介 | 第76-77页 |
·Malmquist指数分解 | 第77-78页 |
·Malmquist指数计算 | 第78-79页 |
·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 | 第79-88页 |
·模型的设定 | 第79页 |
·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| 第79-80页 |
·农产品流通体系运行效率实证分析 | 第80-8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8-90页 |
6 农产品流通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| 第90-105页 |
·实证方法与模型 | 第90-96页 |
·面板数据 | 第90页 |
·面板数据模型 | 第90-96页 |
·农产品流通体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96-104页 |
·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| 第96-97页 |
·实证结果分析 | 第97-10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4-105页 |
7 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路径 | 第105-120页 |
·优化的原则和目标 | 第105-108页 |
·优化的原则 | 第105-106页 |
·优化的目标 | 第106-108页 |
·优化的运行机制 | 第108-110页 |
·价格机制 | 第108-109页 |
·竞争机制 | 第109页 |
·信息机制 | 第109-110页 |
·监管机制 | 第110页 |
·相关优化路径 | 第110-119页 |
·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 | 第110-112页 |
·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 | 第112-114页 |
·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 | 第114-117页 |
·推广“农超对接”流通模式 | 第117-1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9-120页 |
结论 | 第120-1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2-129页 |
附录 | 第129-13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39-140页 |
致谢 | 第1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