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一、 国家干预的经济法界定 | 第8-12页 |
(一) 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定义 | 第8页 |
(二) 经济法国家干预主体 | 第8-9页 |
(三) 为什么需要经济法干预 | 第9-12页 |
二、 西方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国家干预 | 第12-16页 |
(一) 英美的市场主导型市场经济中的国家干预 | 第12-13页 |
(二)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国家干预 | 第13-14页 |
(三) 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中的国家干预 | 第14-16页 |
三、 国家干预市场的必要性——对市场缺陷领域的边界考量 | 第16-22页 |
(一) 市场失灵是国家干预市场的边界之一 | 第16-20页 |
1. 经济人的有限理性 | 第16-17页 |
2. 市场调节本身不能保证公平竞争 | 第17-18页 |
3. 市场行为的外部性可能产生负面的外溢效果 | 第18页 |
4.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或不完全性导致经济的不稳定性 | 第18-19页 |
5. 过度使用公共资源 | 第19-20页 |
(二) 市场无能需要国家干预市场 | 第20-22页 |
1. 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| 第20页 |
2. 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| 第20-22页 |
四、 国家干预市场的深度边界——对国家干预市场的适当性考量 | 第22-31页 |
(一) 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 | 第22-26页 |
1. 政府干预不具备经济法的形式理性 | 第22-23页 |
2. 公共决策的局限性和信息不完全 | 第23-24页 |
3. 公共物品的供给低效 | 第24-25页 |
4. 政治利益和内部性 | 第25页 |
5. 寻租和腐败 | 第25-26页 |
(二) 国家干预市场的理念 | 第26-31页 |
1. 谨慎干预理念 | 第26-27页 |
2. 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理念 | 第27-28页 |
3. 国家干预权利化理念 | 第28-29页 |
4. 程序正义理念 | 第29-30页 |
5. 以人为本理念 | 第30-31页 |
结论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后记 | 第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