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3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3-34页 |
| ·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锡基软钎料与铜焊盘之间的液相反应的研究现状 | 第14-27页 |
| ·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| 第16-18页 |
| ·液相反应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貌 | 第18-21页 |
| ·液相反应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取向 | 第21-24页 |
| ·液相反应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粗化行为和生长动力学 | 第24-27页 |
| ·锡基钎料与铜焊盘之间的固相反应的研究现状 | 第27-32页 |
| ·固相老化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形貌 | 第27-28页 |
| ·固相老化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生长动力学 | 第28-32页 |
| ·固相老化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粗化行为和晶体取向 | 第32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2-34页 |
| 第2章 液态钎料与铜焊盘之间的界面反应 | 第34-62页 |
| ·引言 | 第34-35页 |
| ·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| 第35-39页 |
| ·试样制备 | 第35-36页 |
| ·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成分确定,厚度和尺寸分布的测量 | 第36-37页 |
| ·界面金属间化合物晶体取向的确定 | 第37-39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9-60页 |
| ·液相反应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成分 | 第39页 |
| ·液相反应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貌 | 第39-44页 |
| ·液相反应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取向 | 第44-50页 |
| ·液相反应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粗化行为 | 第50-54页 |
| ·液相反应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 | 第54-57页 |
| ·液相反应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微观组织对其生长的影响 | 第57-6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| 第3章 焊点凝固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行为 | 第62-75页 |
| ·引言 | 第62页 |
| ·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| 第62-63页 |
| ·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63-74页 |
| ·凝固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量 | 第63-66页 |
| ·凝固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行为 | 第66-7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第4章 固态钎料与铜焊盘之间的界面反应 | 第75-103页 |
| ·引言 | 第75-76页 |
| ·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| 第76页 |
| ·SN37PB/CU 固相反应 | 第76-90页 |
| ·固相老化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貌 | 第76-80页 |
| ·固相老化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取向 | 第80-87页 |
| ·固相老化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取向对其生长的影响 | 第87-90页 |
| ·SN/CU 和 SN3.5AG/CU 固相反应 | 第90-101页 |
| ·固相老化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貌 | 第90-96页 |
| ·固相老化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取向 | 第96-98页 |
| ·固相老化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 | 第98-10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1-103页 |
| 第5章 界面 CU6SN5形貌对焊点可靠性的影响 | 第103-118页 |
| ·引言 | 第103-104页 |
| ·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| 第104-107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104页 |
| ·钎料凸台制备 | 第104-105页 |
| ·钎料凸台剪切强度测试 | 第105-106页 |
| ·金相处理 | 第106-107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07-116页 |
| ·焊点断裂行为分析 | 第107-108页 |
| ·不同重熔温度下形成的焊点的剪切强度 | 第108-111页 |
| ·不同时间固相老化处理后焊点的剪切强度 | 第111-113页 |
| ·固相老化 16 天后的焊点经感应加热重熔后的剪切强度 | 第113-11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6-118页 |
| 结论 | 第118-12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0-130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30-133页 |
| 致谢 | 第133-134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1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