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8页 |
·国内外规划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| 第8-10页 |
·论文研究内容及新颖之处 | 第10-12页 |
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新颖之处 | 第11页 |
·数据“通存通取” | 第11-12页 |
·广泛的元数据定义、管理和使用 | 第12页 |
·论文介绍 | 第12-14页 |
2 一体化城乡规划信息系统及相关技术分析 | 第14-20页 |
·ArcSDE | 第15-16页 |
·面向服务的架构(SOA) | 第16-18页 |
·基于UML实现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(OOAD) | 第18页 |
·基于帧的Flex | 第18-20页 |
·Flex、Flash和Flash Player | 第19页 |
·基于帧 | 第19-20页 |
3 郑州市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需求分析 | 第20-23页 |
·现状分析 | 第20页 |
·需求分析 | 第20-23页 |
·业务体系整合的需求 | 第21页 |
·应用系统整合的需求 | 第21页 |
·软件工具平台整合的需求 | 第21-22页 |
·标准体系的整合 | 第22页 |
·数据资源整合的需求 | 第22-23页 |
4 总体设计思想 | 第23-42页 |
·设计原则 | 第23-25页 |
·以管理为中心、以业务为导向、以数据为基础 | 第23页 |
·以信息流为主、工作流为辅,实现业务协同 | 第23-24页 |
·统一规划空间数据和应用平台 | 第24页 |
·实现业务流程与空间数据的一体化 | 第24-25页 |
·城乡规划信息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| 第25-26页 |
·软件总体框架的设计 | 第26-27页 |
·关系数据库 | 第27页 |
·逻辑服务层 | 第27页 |
·综合信息平台及业务服务平台 | 第27页 |
·软件平台 | 第27-28页 |
·系统设计关键技术 | 第28-31页 |
·统一信息门户的一站式登录 | 第28-29页 |
·以管理为中心、以业务为导向、以数据为基础 | 第29页 |
·以信息流为主、工作流为辅,实现业务协同 | 第29-30页 |
·实现业务流程与空间数据资源的一体化 | 第30-31页 |
·基于海量、多源、异构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| 第31页 |
·数据体系设计 | 第31-41页 |
·数据中心框架 | 第31-32页 |
·规划数据体系 | 第32-33页 |
·数据库体系 | 第33-34页 |
·数据库逻辑设计 | 第34-40页 |
·数据库物理设计 | 第40-41页 |
·数据入库 | 第41-42页 |
5 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42-62页 |
·业务基础平台 | 第42-48页 |
·机构人员管理 | 第42-43页 |
·业务构建 | 第43-44页 |
·角色和权限管理 | 第44-45页 |
·空间数据管理 | 第45-48页 |
·“一书三证”规划业务审批子系统 | 第48-51页 |
·窗口接件 | 第48-49页 |
·业务办理 | 第49页 |
·项目流转 | 第49-51页 |
·表证打印 | 第51页 |
·常用语 | 第51页 |
·规划综合图形数据库系统 | 第51-55页 |
·CAD图形应用 | 第52-53页 |
·CAD图形编辑 | 第52页 |
·图层控制 | 第52页 |
·图形输出 | 第52-53页 |
·GIS图形应用 | 第53-55页 |
·规划综合档案管理子系统 | 第55-56页 |
·档案入库 | 第55-56页 |
·案卷管理 | 第56页 |
·档案查阅管理 | 第56页 |
·系统接口设计 | 第56-57页 |
·规划业务及办文系统与规划综合档案管理系统接口 | 第56-57页 |
·业务系统与门户网站及规划信息发布系统接口 | 第57页 |
·应用系统间的关联关系 | 第57-58页 |
·公用的软件工具 | 第58页 |
·基于“一体化集成框架”的郑州市规划信息系统的应用成效 | 第58-62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·结论 | 第62-63页 |
·展望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