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3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24页 |
| 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概述 | 第13页 |
| ·病原学 | 第13-17页 |
| ·分类学地位 | 第13-14页 |
| ·病毒粒子结构 | 第14页 |
| ·IBV的基因组结构 | 第14-15页 |
| ·IBV的结构蛋白及功能 | 第15-16页 |
| ·IBV的复制机制 | 第16-17页 |
| ·禽细胞因子概述 | 第17-23页 |
| ·促炎性细胞因子 | 第18-19页 |
| ·Thl类细胞因子 | 第19-21页 |
| ·Th2类细胞因子 | 第21-22页 |
| ·禽干扰素 | 第22-23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3-24页 |
| 第二章 致病性研究和复制能力分析 | 第24-34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6页 |
| ·病毒 | 第24页 |
| ·主要试验试剂和仪器 | 第24页 |
| ·鸡胚与鸡 | 第24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24页 |
| ·血清中IBV抗体的检测 | 第24-25页 |
| ·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| 第25页 |
| ·总RNA的提取 | 第25页 |
| ·病毒载量的检测 | 第25-26页 |
| ·病毒再分离 | 第26页 |
| ·S1基因扩增与测序 | 第26页 |
| ·结果 | 第26-32页 |
| ·致病型IBV ck/CH/LDL/97I经115次传代后被致弱 | 第26页 |
| ·IBV特异性抗体滴度 | 第26-27页 |
| ·ck/CH/LDL/97I P5和P115在鸡胚中的增殖特征 | 第27页 |
| ·病毒在组织中的增殖 | 第27-29页 |
| ·病毒的再分离 | 第29页 |
| ·再分尚病毒S1基因的序列分析 | 第29-32页 |
| ·讨论 | 第32-34页 |
| 第三章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| 第34-45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4-38页 |
| ·病毒 | 第34页 |
| ·主要试验试剂 | 第34页 |
| ·主要试验仪器 | 第34页 |
| ·引物设计 | 第34-36页 |
| ·病毒总RNA的提取 | 第36页 |
| ·RT-PCR | 第36页 |
| ·PCR产物纯化 | 第36-37页 |
| ·PCR产物的克隆与测序 | 第37页 |
| ·全基因组序列拼接与比较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·结果 | 第38-41页 |
| ·ck/CH/LDL/97I连续传代后基因组序列变化 | 第38-41页 |
| ·ck/CH/LDL/97I与US分离株的进化关系 | 第41页 |
| ·讨论 | 第41-45页 |
| 第四章 细胞因子的差异表达 | 第45-56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8页 |
| ·主要试验试剂和仪器 | 第45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45页 |
| ·血清中IBV抗体的检测 | 第45页 |
| ·引物设计 | 第45-47页 |
| ·RNA提取和反转录 | 第47页 |
| ·标准品质粒的构建 | 第47-48页 |
| ·标准曲线的生成 | 第48页 |
| ·细胞因子的检测 | 第48页 |
| ·统计分析 | 第48页 |
| ·结果 | 第48-54页 |
| ·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| 第48-49页 |
| ·临床症状 | 第49页 |
| ·血清中IBV抗体水平 | 第49-50页 |
| ·脾脏中细胞因子和调节因子的表达 | 第50页 |
| ·盲肠扁桃体中细胞因子和调节因子的表达 | 第50-51页 |
| ·胸腺中细胞因子和调节因子的表达 | 第51-52页 |
| ·法氏囊中细胞因子和调节因子的表达 | 第52-53页 |
| ·哈德氏腺中细胞因子和调节因子的表达 | 第53-54页 |
| ·讨论 | 第54-56页 |
| 第五章 全文结论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6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