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6页 |
前言 | 第6-7页 |
一、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界定 | 第7-10页 |
(一)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概念内涵的界定 | 第7页 |
(二)食品安全监管据以建构的相关理论 | 第7-10页 |
二、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发展过程 | 第10-12页 |
(一)卫生部门集中监管 | 第10页 |
(二)多部门分段监管 | 第10-11页 |
(三)《食品安全法》颁布后,分段监管基础上的综合协调监管 | 第11-12页 |
三、《食品安全法》施行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与评价 | 第12-19页 |
(一)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发展进步的表现 | 第12-13页 |
(二)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不足之处 | 第13-15页 |
(三)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的内在动因分析 | 第15-19页 |
四、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议 | 第19-27页 |
(一)重新定位我国的综合协调部门,从整体上改进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 | 第19-21页 |
1、应当对我国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统一协调的两部门的职权具体化,明确分工 | 第19-20页 |
2、以美国品种监管的监管体制为借鉴,改善我国新型的分段监管机制 | 第20-21页 |
(二)改变我国各监管部门职责混淆、监管重叠或者缺位的现象,提高监管效率 | 第21-22页 |
(三)充分发挥社会中坚力量,完善我国全方位的监管体制 | 第22-24页 |
1、食品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 | 第23页 |
2、加强食品安全的社会性治理 | 第23页 |
3、充分发挥社会技术力量的作用 | 第23-24页 |
(四)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风险预防机制,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| 第24-25页 |
(五)健全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立法职权和执法行为,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规范体系的互融性、时效性和协调性 | 第25-27页 |
1、对现有的规范体系予以清理、整合 | 第25-26页 |
2、根据食品的不同种类制定相对应的法律、法规,以克服分段监管可能出现的弊端 | 第26页 |
3、制定较为具体和灵活的实施细则或者行规 | 第26-27页 |
结语 | 第27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1页 |
谢辞 | 第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