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叉学科视野下设计的动力性因素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8-11页 |
·设计概述 | 第8-9页 |
·设计的交叉性 | 第9-11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交叉学科下的设计动力 | 第16-24页 |
·设计的演变 | 第16-20页 |
·设计的动力性因素分析 | 第20-24页 |
第三章 设计的动力性因素构成 | 第24-36页 |
·设计的内部动力性因素 | 第24-27页 |
·人的生理属性需求 | 第25-26页 |
·人的心理属性需求 | 第26-27页 |
·设计的外部动力性因素 | 第27-36页 |
·环境因素——适合环境的设计 | 第27-29页 |
·科技因素——设计的变革 | 第29-31页 |
·经济因素——设计的生命力 | 第31-33页 |
·文化因素——丰富多彩的设计 | 第33-36页 |
第四章 设计的动力性因素特点 | 第36-44页 |
·设计的动力性因素可变性 | 第36-39页 |
·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变化 | 第36-38页 |
·由制约状态向促进状态的变化 | 第38页 |
·设计的动力性因素作用的变化 | 第38-39页 |
·设计的动力性因素交叉性 | 第39-40页 |
·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交叉 | 第39-40页 |
·外部因素之间的交叉 | 第40页 |
·设计的动力性因素协调性 | 第40-44页 |
·内部因素的协调 | 第40-41页 |
·外部因素的协调 | 第41-42页 |
·内外因素的协调 | 第42-44页 |
第五章 设计动力运行机制 | 第44-56页 |
·设计动力运行原理 | 第44-46页 |
·运行机制各因素相互关系 | 第46-48页 |
·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促进关系 | 第46-47页 |
·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制约关系 | 第47-48页 |
·设计动力运行机制的应用 | 第48-52页 |
·发挥内部因素的原动力作用 | 第49-50页 |
·发挥外部因素的促进作用 | 第50-52页 |
·协调各个因素的平衡 | 第52页 |
·设计动力运行机制案例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发挥内部因素作用——发现需求 | 第53页 |
·发挥外部因素作用——科技、环境促进 | 第53-54页 |
·定稿方案 | 第54-56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、科研成果及设计获奖情况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