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4页 |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一、刑事证据性质概述 | 第10-16页 |
(一) 有关的概念界定 | 第10-12页 |
(二) 刑事证据性质的构成要素 | 第12-16页 |
二、刑事证据性质的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(一) 刑事证据性质的哲学基础 | 第16-18页 |
(二) 刑事证据性质所体现的价值观 | 第18-22页 |
三、刑事证据本质属性的辨析 | 第22-30页 |
(一) 合法性不是刑事证据的本质属性 | 第22-24页 |
(二) 客观性不是刑事证据的本质属性 | 第24-26页 |
(三) 关联性是刑事证据的本质属性 | 第26-30页 |
四、我国刑事证据性质的三性及刑事证据性质的规则构设 | 第30-40页 |
(一) 坚持刑事证据三性说的必要性 | 第30-31页 |
(二) 国外证据性质先进经验的借鉴 | 第31-34页 |
(三) 刑事证据性质的规则建设 | 第34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