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主要符号表 | 第12-13页 |
第一部分 综述 | 第13-26页 |
·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·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·水稻基因工程的进展 | 第13-15页 |
·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 | 第15-18页 |
·目的基因的获取 | 第15-16页 |
·外源基因的功能验证及表达载体构建 | 第16页 |
·外源基因导入目标植物中——转化 | 第16页 |
·转基因植物的筛选、鉴定 | 第16-18页 |
·水稻遗传转化的方法介绍 | 第18-19页 |
·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整合 | 第19-21页 |
·外源基因的整合分析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外源DNA整合的遗传效应 | 第20-21页 |
·减数分裂分子机理的研究 | 第21-24页 |
·减数分裂分子生物学事件 | 第21-22页 |
·PMeS品系减数分裂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与意义 | 第22-23页 |
·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的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水稻作为减数分裂研究模式生物的优越性 | 第24页 |
·关于MND1基因的研究 | 第24-26页 |
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43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26-32页 |
·水稻材料 | 第26页 |
·菌种与质粒 | 第26-27页 |
·培养基 | 第27-28页 |
·酶与试剂 | 第28-29页 |
·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29页 |
·主要溶液与试剂配方 | 第29-3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2-43页 |
·细菌的培养方法 | 第32页 |
·重组载体的遗传稳定性检测与菌种保存 | 第32页 |
·质粒DNA的抽提及纯化 | 第32-33页 |
·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| 第33页 |
·大肠杆菌的转化 | 第33页 |
·重组子的PCR检测和酶切鉴定 | 第33-34页 |
·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 | 第34页 |
·农杆菌转化愈伤组织 | 第34-35页 |
·CTAB法大量抽提水稻基因组DNA | 第35-36页 |
·SDS法快速抽提水稻基因组DNA | 第36页 |
·阳性植株的PCR鉴定 | 第36页 |
·水稻RNA的提取 | 第36-37页 |
·RNA完整性的检测 | 第37页 |
·cDNA的获得 | 第37-39页 |
·T1代植株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| 第39页 |
·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| 第39-40页 |
·SDS-PAGE电泳及染色 | 第40-41页 |
·确定带组氨酸标签的目的蛋白的可溶性 | 第41页 |
·高纯度包涵体的制备 | 第41页 |
·蛋白的纯化过程 | 第41-43页 |
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| 第43-58页 |
·OSMND1基因转化水稻用超量表达载体和干扰载体的检测验证 | 第43-45页 |
·干扰表达载体的验证 | 第43-44页 |
·超量表达载体的验证 | 第44-45页 |
·农杆菌介导的RNAI载体转化水稻及其验证分析 | 第45-49页 |
·OsMND1基因为靶标的RNAi载体转化水稻HN2026-4X | 第45-47页 |
·TO代抗性植株的分子学检测 | 第47-48页 |
·抗性植株农艺性状的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农杆菌介导的超量表达载体转化水稻及其检测分析 | 第49-55页 |
·OsMND1基因为靶标的超量表达载体转化水稻BLL-2X | 第49-50页 |
·TO代抗性植株的PCR检测 | 第50-51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在阳性植株中的表达情况 | 第51-53页 |
·抗性植株农艺性状的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OsMND1基因在原核生物中表达及后期的研究方向 | 第55-58页 |
·OsMND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| 第55页 |
·OsMND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蛋白的纯化 | 第55-57页 |
·对纯化的目的蛋白进行后期的实验设计 | 第57-58页 |
第四部分 讨论 | 第58-61页 |
·关于OSMND1基因功能的研究 | 第58-59页 |
·下一步工作设想 | 第59-61页 |
图版及其说明 | 第61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