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负载均衡的高校校园网工程设计实现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| ·概述 | 第11-12页 |
| ·论文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| ·课题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| ·论文结构 | 第13-15页 |
| 第2章 理论基础 | 第15-27页 |
| ·负载均衡 | 第15-16页 |
| ·软件/硬件负载均衡 | 第15-16页 |
| ·本地/全局负载均衡 | 第16页 |
| ·二层和高层负载均衡 | 第16页 |
| ·多链路接入方式的负载均衡 | 第16-19页 |
| ·内网用户对外网的访问 | 第17-18页 |
| ·外网用户对内网的访问 | 第18-19页 |
| ·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 | 第19-21页 |
| ·服务器集群的概念 | 第19页 |
| ·服务器集群的考虑 | 第19-20页 |
| ·服务器集群的具体实现方式 | 第20-21页 |
| ·相关负载均衡算法 | 第21-27页 |
| ·轮转算法 | 第21-22页 |
| ·加权轮转算法 | 第22页 |
| ·源地址散列法 | 第22页 |
| ·目标地址散列法 | 第22页 |
| ·最小连接法 | 第22-23页 |
| ·加权最小连接法 | 第23-24页 |
| ·基于局部性的最少连接调度 | 第24页 |
| ·带复制的基于局部性的最少连接调度 | 第24-25页 |
| ·几种负载均衡算法的比较 | 第25-27页 |
| 第3章 方案设计及实现 | 第27-56页 |
| ·现状描述 | 第27页 |
| ·需求分析 | 第27-30页 |
| ·网络安全的需求 | 第27-28页 |
| ·对网络管理的需求 | 第28页 |
| ·一体化数字校园的需求 | 第28-29页 |
| ·对出口带宽及冗余链路的需求 | 第29页 |
| ·其它方面的需求 | 第29-30页 |
| ·设计目标 | 第30-31页 |
| ·设计原则 | 第31-32页 |
| ·先进性 | 第31页 |
| ·可靠性 | 第31页 |
| ·安全性 | 第31-32页 |
| ·各网络层负载均衡设计分析 | 第32-36页 |
| ·接入层设计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汇聚层冗余设计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核心层负载均衡及冗余设计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各区域负载均衡详细设计 | 第36-48页 |
| ·校园网骨干区域负载均衡和冗余设计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学生宿舍区设计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·实验区设计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图书馆及信息中心区域设计分析 | 第39-40页 |
| ·校园网出口冗余设计分析 | 第40-45页 |
| ·服务器区(数据中心)设计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·整体安全设计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·校园网管理设计分析 | 第48页 |
| ·IP地址规划设计 | 第48-51页 |
| ·VLAN规划设计 | 第51-52页 |
| ·模拟设计实现 | 第52-56页 |
| ·packet tracer软件简介 | 第52-53页 |
| ·整体拓扑设计 | 第53-55页 |
| ·基本配置说明 | 第55-56页 |
| 第4章 系统测试 | 第56-64页 |
| ·测试内容 | 第56页 |
| ·功能测试 | 第56-58页 |
| ·测试内容 | 第56-57页 |
| ·测试结果 | 第57-58页 |
| ·冗余测试 | 第58-62页 |
| ·核心设备冗余测试 | 第58-60页 |
| ·主要链路冗余测试 | 第60-62页 |
| ·测试结果分析 | 第62页 |
| ·负载均衡测试 | 第62-64页 |
| 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