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7-11页 |
一、王若虚的美学主张 | 第11-17页 |
·文以意为主 | 第11-13页 |
·天全自得 | 第13-15页 |
·形神兼备 | 第15-17页 |
二、影响王若虚美学思想的主要因素 | 第17-31页 |
·周昂的影响 | 第17-19页 |
·王若虚对白居易、苏轼的接受 | 第19-25页 |
·对白居易诗歌主张的接受 | 第19-21页 |
·对苏轼文学观的接受 | 第21-25页 |
·黄庭坚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·社会环境与儒家思想的影响 | 第27-31页 |
三、王若虚美学思想成就与不足 | 第31-37页 |
·王若虚美学思想成就 | 第31-34页 |
·反对创作中的形式主义 | 第31-32页 |
·抨击创作中纤柔之风 | 第32-33页 |
·提倡区别审美感情和非审美感情 | 第33-34页 |
·王若虚美学思想不足之处 | 第34-37页 |
·文学主张与自身创作不吻合 | 第34-35页 |
·诗歌理论有失偏颇 | 第35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