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房屋建筑设备论文--空气调节、采暖、通风及其设备论文

天然气CCHP与江水源热泵复合系统运行性能及优化策略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英文摘要第5-13页
物理量及符号表第13-19页
1 绪论第19-4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世界能源消耗情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我国能源消耗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1.2 课题的提出第21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三峡库区应用需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案例项目介绍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案例项目现行运行策略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本文主要研究设想第29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9-31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1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内外天然气CCHP系统发展状况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天然气CCHP系统研究现状第34-42页
    1.5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工作内容第42-45页
2 冷热源系统动态性能模型研究第45-85页
    2.1 复合系统的运行原理第45-46页
    2.2 发电机运行特性分析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内燃机能量输出及梯级利用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内燃机性能模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燃气内燃机运行性能分析第49-54页
    2.3 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运行特性分析第54-7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化锂吸收机组工作原理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运行条件假设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溴化锂机组性能模型的构建思路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溴化锂机组制冷性能模型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溴化锂机组制热性能模型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溴化锂机组性能与内燃机的关系第62-71页
    2.4 热泵机组运行特性分析第71-7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热泵机组性能的建模方法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案例机组的选取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热泵机组能效模型的建立第74-78页
    2.5 输配系统运行特性分析第78-8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水泵能耗模型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水泵流量模型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案例项目水泵能耗模型的确定第81-82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82-85页
3 复合供能系统单目标运行优化第85-119页
    3.1 复合系统的运行优化的方法第86-9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优化目标的选取第86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子系统的划分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系统优化的实现路径第91-92页
    3.2 子系统燃料流和产品流能量计算第92-10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制冷工况子系统能源输入量与输出量计算第92-9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制热工况子系统能源输入量与输出量计算第98-10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过渡季子系统供卫生热水时能源输入量与输出量计算第101页
    3.3 案例项目的运行优化第101-11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子系统的机组组合形式第10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计算参数的选取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单目标运行优化第102-11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优化结果分析第114-11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116-119页
4 复合系统并网上网运行方式多目标优化第119-157页
    4.1 CCHP系统运行方式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“并网”运行方式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“上网”运行方式第121-122页
    4.2 各运行方式系统运行能源消耗与产出分析第122-12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以运行?经济成本为优化目标的并网上网方式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以PER为优化目标的并网上网方式第1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以热经济成本为优化目标的并网上网方式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以?效率为优化目标的并网上网方式第124-125页
    4.3 各运行方式系统性能分析第125-1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对比项目的选取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复合系统运行性能参数计算第126-1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单目标优化结果分析第131-132页
    4.4 优化目标评价第132-1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排队打分评价方法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优化目标评价第133-135页
    4.5 多目标优化研究第135-14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多目标优化目标函数的建立第13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权重系数的确定第135-13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各运行方式的多目标优化第136-13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优化结果分析第138-141页
    4.6 复合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41-15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江水取退水温差第141-14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江水温度第144-14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最佳取退水温差分析第147-14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空调水供回水温差第149-15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5 优化效果预测第153-154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154-157页
5 案例项目性能实测与分析第157-189页
    5.1 江水源热泵机组及子系统性能测试第157-1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测试条件第1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计算方法第157-1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供热季性能测试分析第158-1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供冷季性能测试分析第161-163页
    5.2 吸收式溴化锂机组及子系统性能测试第163-1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测试条件第163-1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计算方法第164-1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供热季性能测试分析第165-168页
    5.3 复合系统性能测试分析第168-1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项目预定运行策略第168-1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复合系统制冷季运行数据实测第169-1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计算方法第1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复合系统实测运行性能分析第170-1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优化方法的验证第171-1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优化效果分析第172-175页
    5.4 复合系统运行性能的改进措施分析第175-18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运行方式方面第175-17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运行策略方面第176-17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江水取退水温差第179-18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江水取水温度第182-18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空调水供回水温度第184-18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86-189页
6 复合系统全寿命周期经济分析第189-213页
    6.1 经济评价方法第189-19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全寿命周期评价第18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第189-190页
    6.2 评价指标第190-19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静态评价指标第190-19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动态评价第191-192页
    6.3 案例项目经济分析第192-19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全寿命周期费用计算第192-19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项目经济评价第195-196页
    6.4 不确定性分析第196-20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盈亏平衡分析第197-20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敏感性分析第201-20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缺下余用运行方式不确定性分析第203-205页
    6.5 冷(热)价定价分析第205-211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冷热价的定价原则第205-206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Ped变化对冷热价的影响第206-208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Pg变化对冷热价的影响第208-211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211-213页
7 结论与展望第213-217页
    7.1 主要研究过程及结论第213-215页
    7.2 研究的主要创新第215页
    7.3 研究展望第215-217页
致谢第217-219页
参考文献第219-231页
附录第231-238页
    A.重庆市某 CBD 能源站项目全寿命周期现金流量表第231-235页
    B 重庆市某 CBD 经济区能源站天然气三联供+江水源热泵复合系统构成与供能流程图第235-237页
    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37页
    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编写的标准与专著第237页
    E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项目第237页
    F 获得的专利授权第237-238页
    G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238页

论文共2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
下一篇:61株鸭源鸡杆菌部分耐药基因及其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