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第一节 研究现状 | 第10-20页 |
第二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| 第20-23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24-29页 |
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述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区域地质概述 | 第25-29页 |
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年代格架的建立 | 第29-40页 |
第一节 样品采集和岩性描述 | 第29-35页 |
第二节 年龄格架的建立 | 第35-39页 |
第三节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古气候代用指标的分析与解释 | 第40-80页 |
第一节 粒度 | 第40-46页 |
第二节 磁化率 | 第46-51页 |
第三节 地球化学特征 | 第51-67页 |
第四节 孢粉 | 第67-76页 |
第五节 本章小结 | 第76-80页 |
第五章 萨拉乌苏河流域下游150ka BP以来的古环境分析 | 第80-91页 |
第一节 古环境变化分期 | 第80-84页 |
第二节 代用指标分析 | 第84-85页 |
第三节 区域对比 | 第85-89页 |
第四节 本章小结 | 第89-9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91-95页 |
第一节 结论 | 第91-92页 |
第二节 展望 | 第92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11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