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--农村社会保障、福利事业论文

城中村改造后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--以郑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目录第8-12页
图和附表清单第12-13页
1 引言第13-2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8页
   ·基本问题简述第18-24页
     ·城中村的概念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城中村的特征第19-21页
     ·城中村的形成过程第21页
     ·城中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经济主体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土地权益第23-24页
   ·理论基础第24-26页
     ·产权理论第24页
     ·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制度变迁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26-28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27-28页
2 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现状及农民权益流失问题第28-45页
   ·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实践第28-34页
     ·郑州市城中村概况第30-31页
     ·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进程演变第31-33页
     ·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意义第33-34页
   ·对郑州市城中村的调研第34-38页
     ·案例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·调研结果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·各个经济主体收益和风险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政府收益和风险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村集体及村民的收益和风险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用地开发企业的收益和风险第40页
   ·城中村改造给失地农民造成的权益流失第40-45页
     ·经济权益的流失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政治权益的流失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社会权益的流失第43-45页
3 城中村改造中农民权益流失原因第45-51页
   ·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第45-46页
   ·土地产权制度缺陷第46-48页
     ·集体土地产权主体模糊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农村土地产权权能残缺第47页
     ·土地流转性差第47-48页
   ·土地征收制度不完善第48-51页
     ·公共利益界定不清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拆迁补偿不合理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征地程序不规范第50-51页
4 国内外农民权益保护模式对照第51-56页
   ·国外城市化发展经验第51-53页
     ·美国城市更新运动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印度贫民窟改造第52-53页
   ·国内城镇化发展经验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广州模式第53页
     ·杭州模式第53-54页
   ·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经验对城中村改造的启示第54-56页
     ·引入私人资金进入改造过程,政府行使监督权第54页
     ·实现市民身份平等化第54-55页
     ·改造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第55-56页
5 城中村改造农民权益保障政策建议第56-65页
   ·改革土地产权制度第56-57页
     ·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第56页
     ·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权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加强农民的土地处分权第57页
   ·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第57-58页
     ·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第57-58页
     ·提高城中村征地补偿标准第58页
   ·保障农民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第58-60页
     ·提高农民的法律维权意识第58-59页
     ·构建和完善城中村改造监督系统第59-60页
   ·坚持城中村改造市场化运作第60页
   ·完善城中村改造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第60-63页
     ·完善村民的社会保险体系第60-61页
     ·完善农民的就业体系第61-63页
   ·保障好城中村外来人口的居住权益第63-65页
6 结语第65-67页
   ·本文的结论第65页
   ·研究中的不足之处第65-66页
   ·研究方向的展望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开发模式创新研究
下一篇:桐柏县扶贫开发绩效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