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1 刑事人身检查制度概述 | 第12-24页 |
·人身检查的概念 | 第12-14页 |
·人身检查与相关刑事诉讼措施的关系 | 第14-16页 |
·人身检查与人身搜查 | 第14-15页 |
·人身检查与勘验 | 第15-16页 |
·人身检查与鉴定 | 第16页 |
·人身检查的分类 | 第16-18页 |
·以受检查对象区分 | 第16-17页 |
·以检查手段区分 | 第17页 |
·以实施目的区分 | 第17-18页 |
·以隐私权侵害程度区分 | 第18页 |
·刑事人身检查的种类 | 第18-24页 |
·提取指纹、脚印、掌纹 | 第19页 |
·照相 | 第19-20页 |
·测量身高、体重 | 第20页 |
·收集毛发 | 第20-21页 |
·提取体液 | 第21-22页 |
·录制声调 | 第22页 |
·呼(吐)气 | 第22-24页 |
2 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的价值及对其规制的必要性 | 第24-36页 |
·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的价值 | 第24-28页 |
·促进实体公正 | 第24-26页 |
·提高案件侦破率 | 第26-27页 |
·预防犯罪 | 第27-28页 |
·刑事人身检查制度规制的必要性 | 第28-36页 |
·刑事人身检查与人身自由权存在冲突 | 第28-29页 |
·刑事人身检查与身体权、健康权存在冲突 | 第29-30页 |
·刑事人身检查与隐私权存在冲突 | 第30-33页 |
·刑事人身检查与正当法律程序存在冲突 | 第33-36页 |
3 我国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的缺陷 | 第36-41页 |
·未对刑事人身检查措施进行必要分类 | 第36-37页 |
·刑事人身检查的对象过于狭窄 | 第37页 |
·人身检查程序任意启动 | 第37-38页 |
·人身检查权的运行欠缺制约机制 | 第38页 |
·样本管理制度缺失 | 第38-39页 |
·非法人身检查的救济制度欠缺 | 第39-41页 |
4 我国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的完善 | 第41-50页 |
·完善我国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的总体思路 | 第41页 |
·完善我国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的基本原则 | 第41-44页 |
·提前告知原则 | 第41-42页 |
·法律保留原则 | 第42页 |
·司法令状原则 | 第42-43页 |
·比例原则 | 第43-44页 |
·完善我国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的具体措施 | 第44-50页 |
·确立人身检查的分类制度 | 第44页 |
·规范人身检查的对象 | 第44-45页 |
·建立人身检查的司法审查制度 | 第45-46页 |
·设立被检查人同意制度 | 第46-47页 |
·建立样本数据库并完善样本采集制度 | 第47-48页 |
·完善刑事人身检查的救济制度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个人简历、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