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1 绪论 | 第15-31页 |
1.1 课题来源 | 第15页 |
1.2 前言 | 第15-19页 |
1.3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9-24页 |
1.3.1 能源与环境问题 | 第19-20页 |
1.3.2 洗浴污水余热浪费问题 | 第20-23页 |
1.3.3 研究意义 | 第23-24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4-29页 |
1.4.1 公共机构余热技术研究现状 | 第24-27页 |
1.4.2 热泵技术研究现状 | 第27-29页 |
1.5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9-31页 |
2 热泵余热利用相关基础理论 | 第31-55页 |
2.1 .热泵技术应用及理论分析 | 第31-36页 |
2.1.1 热泵的定义及发展 | 第31-32页 |
2.1.2 热泵技术工作原理 | 第32-34页 |
2.1.3 热泵种类 | 第34-36页 |
2.2 热泵循环换热理论分析 | 第36-43页 |
2.2.1 热泵逆卡诺循环原理 | 第37-39页 |
2.2.2 劳伦兹热泵循环 | 第39-40页 |
2.2.3 热泵传热理论方程式 | 第40-41页 |
2.2.4 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 | 第41-43页 |
2.3 热泵循环热力计算 | 第43-50页 |
2.4 TRNSYS动态仿真模拟软件简介 | 第50-54页 |
2.4.1 TRNSYS模拟平台简单介绍 | 第50-52页 |
2.4.2 TRNSYS建模与应用 | 第52-53页 |
2.4.3 TRNSYS相关模块介绍 | 第53-5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3 高校浴池热泵应用情况调研与实测分析 | 第55-73页 |
3.1 调研测试内容及形式 | 第55-58页 |
3.2 某高校浴池实测内容及检测方法 | 第58-60页 |
3.3 调研与实测结果与讨论分析 | 第60-72页 |
3.3.1 调研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2页 |
3.3.2 普通高校浴池运行实测结果与分析 | 第62-67页 |
3.3.3 高校污水源热泵系统运行实测结果与分析 | 第67-7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4 浴池污水源-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的构建 | 第73-83页 |
4.1 浴池污水源-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原理 | 第73-74页 |
4.2 浴池复合热泵系统运行策略 | 第74-77页 |
4.2.1 浴池复合热泵系统的换热模式 | 第74-77页 |
4.2.2 浴池复合热泵系统的运行模式 | 第77页 |
4.3 浴池空气源-污水源复合热泵设计选型与计算 | 第77-8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5 高校浴池复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TRNSYS动态模拟 | 第83-101页 |
5.1 空气源-污水源复合热泵系统动态模拟 | 第83-85页 |
5.2 复合热泵系统TRNSYS建模和连接 | 第85-91页 |
5.3 复合热泵系统TRNSYS动态模拟分析 | 第91-100页 |
5.3.1 复合热泵系统全年供热动态特性分析 | 第91-94页 |
5.3.2 复合热泵机组性能模拟分析 | 第94-98页 |
5.3.3 复合热泵系统能耗模拟分析 | 第98-100页 |
5.4 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6 高校浴池空气源-污水源复合热泵系统效益分析 | 第101-111页 |
6.1 复合热泵系统余热利用率计算 | 第101-102页 |
6.2 经济效益分析 | 第102-108页 |
6.2.1 高校浴池复合热泵系统运行费用及初投资 | 第102-104页 |
6.2.2 其他系统的运行费用及初投资 | 第104-106页 |
6.2.3 费用年值计算 | 第106-108页 |
6.3 高校浴池复合热泵系统节能与环保效益 | 第108-109页 |
6.4 复合热泵系统的一种优化方案 | 第109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109-111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111-113页 |
7.1 结论 | 第111-112页 |
7.2 创新点 | 第112页 |
7.3 展望 | 第112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1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17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| 第117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-12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