输出串联型高压脉冲电源的研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绝缘老化试验的意义 | 第10页 |
| ·高压脉冲电源的发展状况 | 第10-13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13-15页 |
| 第2章 脉冲电源的总体方案 | 第15-24页 |
| ·输出串联高压脉冲生成的基本原理 | 第15-17页 |
| ·上位机方案 | 第17页 |
| ·同步驱动信号传输方案 | 第17-18页 |
| ·电源模块方案 | 第18-19页 |
| ·逆变器驱动方案选择依据 | 第19-24页 |
| 第3章 主控制板设计 | 第24-30页 |
| ·通信接口 | 第24-25页 |
| ·接触器驱动 | 第25页 |
| ·同步信号发送与故障反馈电路 | 第25-26页 |
| ·漏电流采样电路 | 第26-30页 |
| 第4章 电源模块设计 | 第30-52页 |
| ·主电路的工作原理 | 第31页 |
| ·隔离辅助电源设计 | 第31-33页 |
| ·频压转换电路设计 | 第33-34页 |
| ·升压电路 | 第34-39页 |
| ·升压电路开关管的选择 | 第35页 |
| ·升压控制电路 | 第35-36页 |
| ·驱动变压器的绕制 | 第36-37页 |
| ·升压变压器的绕制 | 第37-38页 |
| ·副边整流滤波电路 | 第38-39页 |
| ·逆变电路 | 第39-43页 |
| ·开关管选择 | 第39页 |
| ·驱动器选型 | 第39-41页 |
| ·自举电路的参数选择 | 第41-42页 |
| ·栅极开通电阻选取 | 第42-43页 |
| ·保护电路 | 第43-44页 |
| ·同步信号接收与故障反馈电路 | 第44-45页 |
| ·CPLD硬件设计 | 第45-46页 |
| ·CPLD控制逻辑设计 | 第46-52页 |
| ·捕获信号边沿的Verilog HDL设计方法 | 第46-48页 |
| ·复位模块 | 第48页 |
| ·死区时间生成模块 | 第48-49页 |
| ·脉冲信号处理模块 | 第49-50页 |
| ·单双极性设置模块 | 第50-51页 |
| ·保护模块 | 第51-52页 |
| 第5章 高压脉冲电源的调试 | 第52-62页 |
| ·单个模块输出波形分析 | 第53-56页 |
| ·多个模块输出波形分析 | 第56-57页 |
| ·影响串联模块开关同步的因素分析 | 第57-60页 |
| ·芯片电平判断阈值 | 第57-58页 |
| ·CPLD时钟信号不同步 | 第58-59页 |
| ·芯片传输延时 | 第59-60页 |
| ·栅极电阻精度 | 第60页 |
| ·改进空间和展望 | 第60-62页 |
| 结论 | 第62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