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20页 |
·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发展的概述 | 第9-10页 |
·几种常见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| 第10-14页 |
·雷洛昔芬 | 第11页 |
·阿仑磷酸钠 | 第11-12页 |
·立特帕肽 | 第12页 |
·阿法骨化醇 | 第12-13页 |
·降钙素 | 第13页 |
·氟化物 | 第13-14页 |
·药理学特点 | 第14-18页 |
·药理作用 | 第14页 |
·药理活性比较 | 第14-15页 |
·药代动力学 | 第15-16页 |
·毒理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不良反应 | 第17-1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8页 |
·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米诺膦酸二钠合成路线的选择与机理分析 | 第20-30页 |
·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 | 第20-23页 |
·米诺膦酸二钠合成路线的选择 | 第23-30页 |
·4-溴-3-羟基丁酸乙酯(8)的制备 | 第23-24页 |
·4-溴乙酰乙酸乙酯(4)的制备 | 第24-25页 |
·2-(咪唑并[1,2-a]吡啶-3-基)乙酸乙酯(3)的制备 | 第25-26页 |
·2-(咪唑并[1,2-a]吡啶-3-基)乙酸(2)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
·米诺膦酸(1)的制备 | 第27-29页 |
·米诺膦酸二钠(10)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实验部分 | 第30-37页 |
·实验仪器,试剂及原料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31-37页 |
·4-溴-3-羟基丁酸乙酯(8)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·4-溴乙酰乙酸乙酯(4)的制备 | 第32-33页 |
·2-(咪唑并[1,2-a]吡啶-3-基)乙酸乙酯(3)的制备 | 第33页 |
·2-(咪唑并[1,2-a]吡啶-3-基)乙酸(2)的制备 | 第33-34页 |
·1-羟基-2-[( 咪唑并[1,2-a]吡啶-3-基) ]亚乙基-1,1-双膦酸(1)的制备 | 第34-36页 |
·米诺膦酸二钠(10)的制备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7页 |
·合成 4-溴-3-羟基丁酸乙酯(8)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7-39页 |
·氢溴酸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7页 |
·酸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小结 | 第39页 |
·合成 4-溴乙酰乙酸乙酯(4)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1页 |
·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0页 |
·氧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氧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1页 |
·小结 | 第41页 |
·合成 2-(咪唑并[1,2-a]吡啶-3-基)乙酸乙酯(3)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3页 |
·物料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加料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·合成 1-羟基-2-[( 咪唑并[1,2-a]吡啶-3-基) ]亚乙基-1,1-双膦酸(1)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3-45页 |
·加料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3页 |
·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物料比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4页 |
·后处理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4页 |
·小结 | 第44-45页 |
·合成米诺膦酸二钠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5-47页 |
·碱液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5页 |
·纯化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·结论 | 第47页 |
·展望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附图 | 第54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