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一、 引言 | 第9-15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(二) 研究价值 | 第10页 |
1.理论研究方面的意义 | 第10页 |
2.现实方面的意义 | 第10页 |
(三)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2.国外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(四)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(五) 论文中的不足及创新之处 | 第13-15页 |
二、 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综述 | 第15-21页 |
(一) 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理论 | 第15-19页 |
1.区域经济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新功能主义外溢理论 | 第16页 |
3.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| 第16-18页 |
4.相互依存理论 | 第18-19页 |
(二) 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1页 |
1.旅游、旅游业与国际旅游 | 第19页 |
2.东北亚 | 第19-20页 |
3.区域旅游合作 | 第20页 |
4.区域旅游合作演进过程 | 第20-21页 |
三、 区域旅游合作概述及影响 | 第21-26页 |
(一) 区域旅游合作概述 | 第21页 |
(二) 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 | 第21-26页 |
1.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 | 第22-23页 |
2.加强各国文化交流与传播 | 第23-24页 |
3.区域旅游合作发挥了民间外交的作用 | 第24页 |
4.改善国际政治关系,促进国际一体化 | 第24-25页 |
5.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| 第25-26页 |
四、 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分析 | 第26-45页 |
(一) 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条件分析 | 第26-34页 |
1.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 | 第27-29页 |
2.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条件分析 | 第29-32页 |
3.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能条件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协调保障机制分析 | 第33-34页 |
(二) 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及问题 | 第34-40页 |
1.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 | 第34-38页 |
2.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0页 |
(三) 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意义 | 第40-45页 |
1.增强国家间政治互信度、维护世界和平 | 第40-41页 |
2.促进经济发展、扩大就业范围 | 第41-43页 |
3.加速文化传播、传承原有文化 | 第43-44页 |
4.加强环境开发与保护的力度 | 第44-45页 |
五、 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 | 第45-52页 |
(一) 充分利用现有合作框架,建立区域旅游的合作机制 | 第45-47页 |
1.加强旅游企业间的跨国合作 | 第45-46页 |
2.加快打造东北亚地区无国界旅游圈 | 第46页 |
3.以各国特色文化为准绳,成立民间旅游合作组织 | 第46-47页 |
(二) 建立区域旅游合作组织,为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提供组织保障 | 第47-50页 |
1.成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旅游合作组织 | 第47-48页 |
2.从组织、管理、控制的角度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| 第48-49页 |
3.切实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| 第49-50页 |
(三)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为促进区域旅游合作提供物质保障 | 第50页 |
(四) 建立高效的服务平台,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技术保障 | 第50-52页 |
1.实现互免旅游签证、建立无国界旅游圈 | 第50-51页 |
2.提高电子商务水平 | 第51页 |
3.实现旅游标准化和信息化 | 第51-52页 |
六、 对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展望 | 第52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2页 |
后记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