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职人员利益冲突预防制度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8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·关键词释义 | 第10-11页 |
·利益冲突 | 第10页 |
·公职人员 | 第10-11页 |
·利益冲突预防制度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6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2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理论分析 | 第18-25页 |
·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·理性经济人假设下的利益冲突 | 第18-19页 |
·公职人员的寻租行为分析 | 第19-21页 |
·公职人员利益冲突预防制度的基本内容 | 第21-22页 |
·利益冲突回避制度 | 第21页 |
·财产申报制度 | 第21-22页 |
·公职人员公务外活动限制制度 | 第22页 |
·公职人员离职后行为限制制度 | 第22页 |
·公职人员利益冲突预防制度与防治腐败 | 第22-25页 |
·利益冲突与腐败的关系 | 第23-24页 |
·利益冲突预防制度是防治腐败的前瞻性制度 | 第24-25页 |
3 我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预防制度的现状分析 | 第25-46页 |
·我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预防制度的实践与发展 | 第25-33页 |
·我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预防制度的发展历程 | 第25-28页 |
·我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预防制度的基本内容 | 第28-33页 |
·域外利益冲突预防制度的比较分析 | 第33-39页 |
·利益冲突回避制度之比较 | 第34-35页 |
·财产申报制度之比较 | 第35-37页 |
·公职人员公务外活动限制制度之比较 | 第37-38页 |
·公职人员离职后行为限制制度之比较 | 第38-39页 |
·我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预防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9-46页 |
·整体上缺乏统一立法 | 第40-41页 |
·利益冲突回避制度存在的不足 | 第41-42页 |
·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的不足 | 第42-43页 |
·公职人员公务外活动限制制度的不足 | 第43-44页 |
·公职人员离职后行为限制制度的不足 | 第44-46页 |
4 完善我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预防制度的对策分析 | 第46-56页 |
·推进公职人员利益冲突预防制度立法 | 第46-49页 |
·立法的原则 | 第46页 |
·《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法》框架设计 | 第46-48页 |
·设置相应的利益冲突管理机构 | 第48-49页 |
·完善我国现有的利益冲突预防制度 | 第49-53页 |
·完善利益冲突回避制度 | 第49-50页 |
·完善财产申报制度 | 第50-51页 |
·完善公职人员公务外活动限制制度 | 第51-52页 |
·完善公职人员离职后行为限制制度 | 第52-53页 |
·配套机制的完善 | 第53-56页 |
·建立资产处理机制 | 第53-54页 |
·建立利益冲突的监督机制 | 第54页 |
·建立伦理学习机制 | 第54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附录A 我国主要利益冲突制度一览表 | 第59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