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41页 |
·介孔氧化硅材料及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 | 第11-17页 |
·介孔氧化硅材料 | 第11-12页 |
·介孔氧化硅材料合成机理 | 第12-13页 |
·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(MSNs) | 第13-17页 |
·MSNs 在药物载带方面的应用 | 第17-28页 |
·MSNs 在化疗药物载带方面的进展 | 第17-20页 |
·MSNs 在其它小分子药物载带方面的进展 | 第20-23页 |
·MSNs 在核酸载带方面的进展 | 第23-26页 |
·MSNs 在蛋白载带方面的进展 | 第26-28页 |
·磁性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(M-MSNs) | 第28-30页 |
·课题的确立与欲解决的问题 | 第30-32页 |
·本论文的目的、内容和创新性 | 第32-35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32-3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3-34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41页 |
第二章 三种孔径磁性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(M-MSNs)的特性 | 第41-52页 |
·引言 | 第4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1-45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41-42页 |
·油酸修饰的磁性 Fe3O4纳米颗粒(MNPs)的合成 | 第42页 |
·孔径为 2.7 nm 的 M-MSNs 合成(用于第三章 siRNA 载带) | 第42页 |
·孔径为 4.3 nm 的 M-MSNs 合成(用于第四章 CpG 载带) | 第42-43页 |
·孔径为 6.1 nm 的 M-MSNs 合成(用于第五章 UK 载带) | 第43页 |
·模板脱除 | 第43-44页 |
·M-MSNs 装载 siRNAs | 第44页 |
·构建 M-MSN_siRNA@PEI 载体 | 第44页 |
·测试与表征 | 第44-4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5-50页 |
·M-MSNs 的 Fe3O4纳米晶 | 第45-46页 |
·三种孔径 M-MSNs 的材料特性 | 第46-48页 |
·siRNA 转运载体表征 | 第48-49页 |
·CpG 转运载体表征 | 第49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第三章 M-MSN_siRNA@PEI 转染机理研究和转染体系改进 | 第52-75页 |
·引言 | 第52-5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4-58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54-55页 |
·M-MSNs 装载 siRNAs | 第55页 |
·构建 M-MSN_siRNA@PEI 载体 | 第55页 |
·构建 M-MSN_siRNA@PEI-KALA 载体 | 第55-56页 |
·细胞实验和相关检测 | 第56-5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8-71页 |
·基因干扰效率 | 第58-59页 |
·溶酶体束缚 | 第59-61页 |
·溶酶体逃逸动力学 | 第61-63页 |
·siRNA 释放和降解动力学 | 第63-65页 |
·转染机理 | 第65-68页 |
·M-MSN_siRNA@PEI-KALA 逃逸溶酶体能 和干扰效率 | 第68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第四章 M-MSNs 对 CpG 的载带及其体内体外的免疫效果研究 | 第75-98页 |
·引言 | 第75-7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77-81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77-78页 |
·吸附曲线测定 | 第78页 |
·释放曲线测定 | 第78页 |
·TNF 检测和毒性检测 | 第78-79页 |
·M-MSN/CpG 内吞检测 | 第79-80页 |
·体外肿瘤细胞杀伤检测 | 第80页 |
·动物实验 | 第80-8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81-92页 |
·本章研究流程示意图 | 第81-82页 |
·CpG 吸附曲线 | 第82-83页 |
·材料毒性检测 | 第83-85页 |
·内吞检测 | 第85-87页 |
·体外 TNF 刺激水平和肿瘤细胞杀伤效果 | 第87-90页 |
·体内 IL-12 水平 | 第90-9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8页 |
第五章 M-MSNs 对尿激酶(UK)的载带及其靶向溶栓效果 | 第98-124页 |
·引言 | 第98-9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99-102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99-100页 |
·纤维蛋白琼脂糖平板制作 | 第100页 |
·UK 吸附 | 第100-101页 |
·UK 脱附 | 第101页 |
·M-MSNs/UK 加样 | 第101页 |
·体外流体模拟溶栓模型制备 | 第101-102页 |
·体外溶栓数学模型建 | 第102-111页 |
·物理描述 | 第103-104页 |
·数学模型 | 第104-106页 |
·数学模型推论 | 第106-108页 |
·对公式(7)-(9)的实验验证 | 第108-111页 |
·磁靶向溶栓 | 第111-119页 |
·磁性氧化硅颗粒表征 | 第111-112页 |
·M-MSN 吸附行为 | 第112-115页 |
·M-MSN 释放行为 | 第115-117页 |
·M-MSN 靶向溶栓可行性和靶向溶栓效果 | 第117-1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9-1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0-124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124-127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24-125页 |
·M-MSN_siRNA@PEI 干扰效率具有溶酶体逃逸动力学依赖性 | 第124页 |
·M-MSNs 经过氨基或进一步 PEG 修饰后可作为 CpG 免疫佐剂载体 | 第124-125页 |
·M-MSNs 经扩孔后(孔径 6.1 nm)可作为蛋白药物载体 | 第125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25-127页 |
符号与标记 | 第127-128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128-129页 |
致谢 | 第129-132页 |
附件 | 第1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