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安徽省区域间经济竞争力评价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1 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趋势第11-15页
     ·国外有关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有关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研究第12-15页
   ·本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5-17页
2 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依据第17-27页
   ·关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·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第18-23页
     ·经济增长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竞争优势理论第19-21页
     ·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·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主要理论与模型第23-27页
     ·IMD 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国家竞争力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迈克尔·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与“钻石”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倪鹏飞的城市竞争力模型第25页
     ·本文选择的模型第25-27页
3 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第27-37页
   ·各市经济发展现状对比分析第27-35页
     ·经济实力状况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产业结构水平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企业经营与管理水平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基础设施水平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政府财政支出情况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对外经济贸易水平第33-34页
     ·人力资源状况第34-35页
   ·目前安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5-37页
4 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第37-46页
   ·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方法选取第37-41页
     ·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方法的比较第37-39页
     ·本文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9-41页
   ·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41-46页
     ·构建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和说明第42-46页
5 安徽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与结果分析第46-65页
   ·数据收集整理第46页
   ·2005 年安徽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评价第46-52页
     ·信度分析第48页
     ·提取公共因子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分析因子载荷矩阵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排名第51-52页
   ·2006—2010 年安徽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评价第52-60页
   ·评价结果分析第60-65页
     ·各市分项经济竞争力的时空演变与结果解释第60-63页
     ·各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时空演变与结果解释第63-65页
6 提升安徽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思路第65-68页
   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,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第65页
   ·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及环境,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第65-66页
   ·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,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66-67页
   ·提升企业竞争力,提高区域财富创造能力第67页
   ·加强对外经济交流,提高区域对外开放及外资利用水平第67-68页
7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·本文基本结论第68页
   ·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生产要素分析的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
下一篇:西北地区环境治理的绩效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