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

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我国网络舆情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1 绪论第8-17页
   ·选题背景第8-10页
     ·时代背景——人类进入网络时代第8-9页
     ·社会背景第9-10页
   ·选题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论题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论题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1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·论文统计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对概念的总结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及研究方向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不足第15页
   ·研究的思路、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思路第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·研究课题的难点及创新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课题的难点第16页
     ·研究课题的创新点第16-17页
2 网络舆情概述第17-26页
   ·网络舆情概念界定第17-20页
     ·舆情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第19-20页
   ·网络舆情的特点第20-26页
     ·自由性与可控性的统一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时效性与滞后性的统一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多样性与倾向性的统一第24-26页
3 合理引导网络舆情的必要性第26-35页
   ·合理引导网络舆情具有积极作用第26-31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加强社会民主建设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推进公共事件的解决第28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宣扬社会公平,保护弱势群体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坚持正确导向,创造和谐的氛围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合理引导网络舆情能有效疏导公众情绪,搞好舆论监督第30-31页
   ·消极网络舆情的影响第31-35页
     ·蒙蔽公众,造成社会恐慌,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主建设第32页
     ·影响公共事件正常进程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产生错误倾向,歧视弱势群体第33-34页
     ·不利于网络氛围的和谐,影响思想舆论氛围第34-35页
4 网络舆情治理第35-45页
   ·治理原则第35-36页
     ·保护言论自由原则第35页
     ·禁止不良信息传播的原则第35页
     ·提倡行业自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坚持“以人为本”的原则第36页
   ·治理对策第36-45页
     ·政务公开透明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完善法律制度,加强法制管理第37-40页
     ·加强网络信息和媒体管理,善用传媒手段第40-45页
5 结语第45-46页
致谢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附录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老子哲学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
下一篇:中阮独奏曲《孤芳自赏》演奏技法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