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锈钢表面电沉积钴镍合金及高温抗氧化性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9页 |
·燃料电池 | 第10-12页 |
·燃料电池的发展史 | 第10页 |
·燃料电池分类 | 第10-12页 |
·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(SOFC) | 第12-15页 |
·SOFC基本构成 | 第12页 |
·SOFC的结构 | 第12-15页 |
·连接体 | 第15-21页 |
·连接体 | 第15-17页 |
·连接体材料的选择 | 第17-21页 |
·双极板表面改性 | 第21-25页 |
·430应用时的不足 | 第21-22页 |
·对430不锈钢表面改进方式 | 第22-24页 |
·尖晶石结构 | 第24-25页 |
·表面改性--电沉积 | 第25-27页 |
·电沉积 | 第25页 |
·电沉积过程 | 第25-26页 |
·电沉积基本工序 | 第26-27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目的 | 第27-29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 | 第29-37页 |
·实验材料及仪器 | 第29-3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9-32页 |
·实验材料制备 | 第32-34页 |
·金属基板制备 | 第32-33页 |
·配置溶液 | 第33页 |
·电沉积 | 第33-34页 |
·物理化学性能的表征 | 第34-37页 |
第3章 电镀工艺参数优化 | 第37-62页 |
·镀液选择 | 第37-38页 |
·温度选择 | 第38页 |
·实验分组 | 第38-39页 |
·可变因素对沉积层影响分析 | 第39-51页 |
·电沉积电流参数和电沉积时间的影响 | 第39-43页 |
·双脉冲电沉积 | 第43-51页 |
·双脉冲分阶段电沉积 | 第51-55页 |
·电沉积层后的表面形貌与微观结构 | 第55-60页 |
·电沉积层外观 | 第55-56页 |
·XRD衍射 | 第56-58页 |
·截面图 | 第58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4章 尖晶石的形成过程 | 第62-70页 |
·电沉积层的金属板预氧化 | 第62页 |
·预氧化后的表面形貌与微观结构 | 第62-70页 |
·预氧化后试样XRD衍射 | 第62-64页 |
·SEM分析 | 第64-66页 |
·截面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预氧化10h后线能量分析 | 第67-68页 |
·氧化时间与增重 | 第68-70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