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0-26页 |
·煤层气 | 第10-11页 |
·煤层气 | 第10页 |
·煤层气利用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含甲烷气体的分离 | 第11-13页 |
·催化燃烧法 | 第11-12页 |
·低温精馏法 | 第12页 |
·膜分离法 | 第12页 |
·吸附分离法 | 第12-13页 |
·吸附法气体分离 | 第13-16页 |
·吸附分离的类型 | 第13页 |
·吸附分离的机理 | 第13-14页 |
·吸附分离的测定办法 | 第14-15页 |
·穿透曲线 | 第15-16页 |
·吸附剂 | 第16页 |
·碳分子筛 | 第16页 |
·沸石分子筛 | 第16页 |
·活性炭 | 第16页 |
·活性炭 | 第16-25页 |
·活性炭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 | 第16-18页 |
·活性炭的制备原料及制备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活性炭的活化机理 | 第20-21页 |
·活性炭的成型 | 第21-22页 |
·活性炭的吸附理论 | 第22-24页 |
·活性炭的应用 | 第24-25页 |
·论文研究方法和目标 | 第25-26页 |
2 实验部分 | 第26-34页 |
·实验原料和仪器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7页 |
·吸附剂的制备 | 第27-28页 |
·椰壳活性炭的改性 | 第27-28页 |
·石油焦的预氧化处理 | 第28页 |
·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 | 第28页 |
·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成型 | 第28页 |
·实验装置与流程 | 第28-31页 |
·活性炭活化装置 | 第28-29页 |
·动态法甲烷评价装置 | 第29-31页 |
·吸附剂的分析表征 | 第31-32页 |
·甲烷的检测 | 第31页 |
·N_2物理吸附 | 第31页 |
·傅里叶红外分析 | 第31页 |
·颗粒强度测试 | 第31页 |
·扫描电镜 | 第31-32页 |
·吸附剂评价指标 | 第32-34页 |
·活性炭的收率 | 第32页 |
·吸附量的计算 | 第32-34页 |
3 实验条件和改性方法对CH_4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34-45页 |
·吸附剂的筛选 | 第34-37页 |
·不同种类吸附剂的CH_4吸附性能 | 第34-35页 |
·椰壳活性炭的表征 | 第35-37页 |
·实验条件对CH_4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·原料气流速对CH_4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活性炭粒度对CH_4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改性活性炭的CH_4吸附性能 | 第39-44页 |
·热处理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·氨水处理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·金属改性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4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及CH_4吸附性能的研究 | 第45-58页 |
·预处理石油焦制得活性炭的CH_4吸附性能 | 第45-50页 |
·石油焦预处理正交实验的设计及结果 | 第45-46页 |
·单因素实验 | 第46-50页 |
·活化条件对CH_4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5页 |
·石油焦粒度的影响 | 第50-53页 |
·活化载气流速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·碱焦比对CH_4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·不同碱焦比下CH_4吸附穿透曲线 | 第55页 |
·不同碱焦比下活性炭的SEM | 第55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5 成型石油焦基活性炭的CH_4吸附性能研究 | 第58-64页 |
·成型碱焦比为3的活性炭的CH_4吸附性能 | 第58-59页 |
·成型碱焦比为4的活性炭的CH_4吸附性能 | 第59-62页 |
·成型对CH_4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成型前后活性炭的表征 | 第60-62页 |
·成型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再生性能 | 第62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农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