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--以山东省为例
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| 1 导论 | 第12-2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页 |
| ·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14-19页 |
| ·相关理论 | 第14-16页 |
| 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6-17页 |
| 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7-19页 |
| ·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评述 | 第19页 |
| ·研究的基础与方法 | 第19-22页 |
| ·基础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·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| 第22-23页 |
| 2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 | 第23-35页 |
| ·基于基本制度建设情况的分析 | 第23-28页 |
| ·从盈余分配机制看 | 第23-25页 |
| ·从民主管理机制建设情况看 | 第25-28页 |
| ·从监管机制建设情况看 | 第28页 |
| ·基于绩效状况的分析 | 第28-32页 |
| ·合作社运营的有效性 | 第28-31页 |
| ·合作社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 | 第31-32页 |
| ·社员对合作社的认可满意程度 | 第32页 |
| ·基于政策扶持状况的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3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分类探讨 | 第35-41页 |
| ·当前存在的合作社模式的主要划分方式 | 第35-36页 |
| ·当前常见合作社模式的划分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| 第36-39页 |
| ·按合作社产生的源动力划分合作社模式 | 第39-41页 |
| 4 公司领办型和能人大户牵头合作社模式 | 第41-50页 |
| ·公司领办型(龙头企业带动型)合作社模式 | 第41-45页 |
| ·基本概念 | 第41页 |
| ·主要特点 | 第41-42页 |
| ·运行机制 | 第42-43页 |
| ·评价 | 第43-44页 |
| ·案例分析——烟台南王山谷葡萄生产合作社 | 第44-45页 |
| ·能人大户牵头合作社模式 | 第45-48页 |
| ·基本概念 | 第45-46页 |
| ·特点 | 第46页 |
| ·运行机制 | 第46页 |
| ·评价 | 第46-47页 |
| ·案例分析——莱阳市龙山果蔬合作社 | 第47-48页 |
| ·公司领办型和能人大户牵头合作社的对比分析 | 第48-50页 |
| ·共性 | 第48-49页 |
| ·差异 | 第49-50页 |
| 5 产品带动型和技术型合作社模式 | 第50-58页 |
| ·产品带动型合作社模式 | 第50-55页 |
| ·山东特色农产品发展概述 | 第50-51页 |
| ·基本概念 | 第51页 |
| ·基本运行机制 | 第51-52页 |
| ·合作社发展的措施建议 | 第52-53页 |
| ·案例分析——万新富硒大葱专业合作社 | 第53-55页 |
| ·技术型合作社模式 | 第55-56页 |
| ·基本概念 | 第55页 |
| ·利益机制 | 第55页 |
| ·案例分析——临朐佳福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| 第55-56页 |
| ·产品带动型和技术型合作社的对比分析 | 第56-58页 |
| ·共性 | 第56页 |
| ·差异 | 第56-58页 |
|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58-61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58-59页 |
| ·相关建议 | 第59-61页 |
| ·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监管体系 | 第59页 |
| ·理顺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 | 第59页 |
| ·因地制宜发展合作社 | 第59页 |
| ·充分发挥合作社专家的作用 | 第59-60页 |
| ·充分发挥专业大户等能人的带动作用 | 第60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附录 | 第65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