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水泥助磨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1页 |
·引言 | 第10页 |
·水泥助磨剂的应用价值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3页 |
·水泥助磨剂的对水泥生产的应用价值 | 第10-12页 |
·水泥助磨剂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·水泥助磨剂的定义分类和使用选择原则 | 第13页 |
·助磨剂定义 | 第13页 |
·助磨剂分类 | 第13页 |
·助磨剂使用选择原则 | 第13页 |
·水泥助磨剂的作用和机理 | 第13-15页 |
·水泥助磨剂的作用 | 第13-14页 |
·水泥助磨剂的机理 | 第14-15页 |
·水泥助磨剂对水泥产品性能和粉磨过程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·对水泥产品性能的影响 | 第15页 |
·对水泥粉磨过程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·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效果影响因素 | 第16-18页 |
·助磨剂本身性能对磨粉效果影响 | 第16-17页 |
·助磨剂掺量对粉磨效果的影响 | 第17页 |
·水泥熟料本身质量对粉磨效果的影响 | 第17页 |
·物料粉磨时的温度湿度对粉磨效果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·粉磨入料的粒度对粉磨效果的影响 | 第18页 |
·粉磨设备的工艺条件对粉磨效果的影响 | 第18页 |
·水泥助磨剂的发展趋势 | 第18-19页 |
·水泥助磨剂存在的问题 | 第18页 |
·水泥助磨剂发展趋势 | 第18-19页 |
·论文研究主要内容以及采用技术方法途径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主要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采用的技术方法途径 | 第20-21页 |
2 试验原料和仪器设备以及操作测试方法 | 第21-30页 |
·试验原料 | 第21-23页 |
·水泥粉磨原料 | 第21页 |
·助磨剂复合原料 | 第21-22页 |
·助磨剂改性合成药品试剂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仪器设备 | 第23-24页 |
·水泥试验仪器设备 | 第23页 |
·助磨剂合成实验仪器 | 第23-24页 |
·贵重的测试分析仪器 | 第24页 |
·试验操作及测试方法 | 第24-30页 |
·水泥物料粉磨操作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水泥45μm细度筛余的测试方法 | 第25页 |
·水泥胶砂抗折和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水泥粉体颗粒粒度分布的测定 | 第27页 |
·水泥粉体颗粒SEM表面形貌观测 | 第27-28页 |
·水泥净浆3d水化产物SEM形貌观测 | 第28-29页 |
·水泥净浆3d水化产物XRD物相的分析 | 第29-30页 |
3 三乙醇胺的改性及其复合助磨剂对水泥性能影响 | 第30-41页 |
·引言 | 第30页 |
·三乙醇胺的改性和复合 | 第30-33页 |
·醋酸对三乙醇胺的改性 | 第30-31页 |
·马来酸酐对三乙醇胺的改性 | 第31-32页 |
·三乙醇胺改性物复合助磨剂的制备 | 第32-33页 |
·三乙醇胺改性物复合助磨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| 第33-39页 |
·对水泥45μm筛余细度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·对水泥胶砂早后期强度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·对水泥粒度分布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改性三乙醇胺复合助磨剂的作用机理分析 | 第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4 高分子助磨剂的合成及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| 第41-52页 |
·引言 | 第41页 |
·高分子助磨剂的合成 | 第41-43页 |
·实验药品及仪器 | 第41页 |
·合成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高分子聚合物的FTIR表征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聚合反应条件对高分子助磨剂性能的影响 | 第43-51页 |
·单体物料配比对高分子助磨剂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7页 |
·引发剂用量对高分子助磨剂性能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·聚合反应温度对高分子助磨剂性能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5 助磨剂作用效果的微观机理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引言 | 第52页 |
·通过SEM对水泥粉体颗粒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通过SEM分析水泥浆体3d水化产物 | 第53-54页 |
·通过XRD分析水泥浆体3d水化产物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6 本文总结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