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7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5-18页 |
| ·我国天然气需求与生产概况 | 第15页 |
| ·发展煤制合成天然气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| ·现有煤制合成天然气技术 | 第16-18页 |
| ·合成气完全甲烷化反应特点 | 第18-19页 |
| ·合成气完全甲烷化催化剂研究概况 | 第19-22页 |
| ·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| 第19-20页 |
| ·催化剂的助剂 | 第20-21页 |
| ·催化剂的载体 | 第21页 |
| 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·合成气完全甲烷化反应器研究概况 | 第22-26页 |
| ·合成气完全甲烷化固定床反应器 | 第22-24页 |
| ·合成气完全甲烷化流化床反应器 | 第24-26页 |
| ·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6-27页 |
| 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7-35页 |
| ·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27-28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7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27-28页 |
| 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8-29页 |
| ·Ni/γ-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8页 |
| ·NiFe/γ-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8-29页 |
| ·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29-33页 |
| ·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评价 | 第29-30页 |
| ·流化床反应器评价 | 第30-32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32-33页 |
| ·催化剂表征 | 第33-35页 |
| ·颗粒粒径分布测定 | 第33页 |
| ·比表面积测定 | 第33页 |
| ·扫描电子显微镜 | 第33页 |
| ·X 射线粉未衍射表征 | 第33-35页 |
| 第三章 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的性能研究 | 第35-45页 |
| ·引言 | 第35页 |
| ·镍基单金属催化剂性能研究 | 第35-39页 |
| ·不同镍含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温度压力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表征结果 | 第37-39页 |
| ·镍铁双金属催化剂性能研究 | 第39-43页 |
| ·铁含量对 15% NiFe_x/γ-Al_2O_3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| ·表征结果 | 第41-4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| 第四章 催化剂在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性能研究 | 第45-53页 |
| ·引言 | 第45页 |
| ·单金属催化剂在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性能研究 | 第45-50页 |
| ·温度压力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催化剂装填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催化剂粒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不同体积空速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| 第48页 |
| ·单金属催化剂在固定床和流化床反应器中性能对比研究 | 第48-49页 |
| ·表征结果 | 第49-50页 |
| ·双金属催化剂在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性能研究 | 第50-5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| 第五章 流化床冷态实验研究 | 第53-63页 |
| ·引言 | 第53页 |
| ·颗粒在流化床内的流动状态 | 第53-55页 |
| ·流化床内气体返混研究 | 第55-61页 |
| ·自由床内气体返混程度 | 第57-58页 |
| ·内构件对气体混合行为的影响 | 第58-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| ·结论 | 第63页 |
| ·展望 | 第63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| 致谢 | 第69-71页 |
|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1-72页 |
| 作者及导师简介 | 第72-73页 |
| 附件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