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相关文献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相关文献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| 第14-15页 |
·创新点 | 第14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状况 | 第15-27页 |
·我国融资租赁业的重要作用及发展现状 | 第15-21页 |
·我国融资租赁业的重要作用 | 第15-17页 |
·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阶段 | 第17-19页 |
·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特点 | 第19-21页 |
·国外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状况 | 第21-25页 |
·国外租赁业发展状况 | 第21-22页 |
·租赁行业发展趋势 | 第22-25页 |
·影响我国融资租赁可持续发展中的四个主要方面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我国融资租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监管问题 | 第27-35页 |
·我国融资租赁业监管现状 | 第27-31页 |
·三类租赁公司及监管主体 | 第27-30页 |
·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0-31页 |
·国外的监管经验 | 第31-32页 |
·市场准入 | 第31-32页 |
·行业协会监管 | 第32页 |
·我国融资租赁业可持续发展的监管改进 | 第32-35页 |
·公平的准入 | 第32-33页 |
·统一的监管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我国融资租赁业可持续发展中法律体系构建问题 | 第35-42页 |
·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立法现状 | 第35-39页 |
·法律四大支柱 | 第35-38页 |
·现阶段法律存在的不足 | 第38-39页 |
·国外融资租赁业的立法发展 | 第39-40页 |
·单独性立法与保护性立法 | 第39-40页 |
·法律体系的构建 | 第40页 |
·我国融资租赁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构建 | 第40-42页 |
·建立专门立法 | 第40页 |
·完善配套法律体系 | 第40-42页 |
第5章 我国融资租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形式创新问题 | 第42-48页 |
·融资租赁的形式 | 第42-44页 |
·主要形式 | 第42-43页 |
·其他形式 | 第43-44页 |
·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租赁形式 | 第44页 |
·国外融资租赁形式的创新 | 第44-46页 |
·美国的杠杆租赁 | 第44-45页 |
·日本的税务租赁 | 第45页 |
·德国的福弗廷制度 | 第45-46页 |
·我国租赁形式的发展方向 | 第46-48页 |
·由单一向多样化 | 第46页 |
·联合其他金融行业 | 第46-48页 |
第6章 我国融资租赁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支持问题 | 第48-52页 |
·我国租赁行业的政府支持情况 | 第48-49页 |
·政府的宣传力度 | 第48页 |
·相关政策扶持 | 第48-49页 |
·国外融资租赁业政府优惠政策 | 第49-50页 |
·美国的优惠政策 | 第49页 |
·日本的政府支持 | 第49-50页 |
·我国融资租赁业可持续发展的优惠改进 | 第50-52页 |
·加大税收减免力度 | 第50页 |
·增加行业宣传 | 第50-51页 |
·实行财政补贴 | 第51-52页 |
结束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后记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