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前言 | 第10-12页 |
| 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6页 |
| ·造纸术的科学原理及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现状 | 第12-18页 |
| ·造纸术的科学原理 | 第12-14页 |
| ·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发展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棉秆资源及在造纸工业中的利用情况 | 第16-18页 |
| ·制浆工艺及技术 | 第18-20页 |
| ·化学制浆技术 | 第18-19页 |
| ·生物制浆技术 | 第19页 |
| ·高得率制浆技术 | 第19-20页 |
| ·溶剂制浆技术 | 第20页 |
| ·高沸醇溶剂制浆技术 | 第20-24页 |
| ·高沸醇溶剂制浆工艺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| 第20-22页 |
| ·高沸醇溶剂制浆法的脱木素机理 | 第22-23页 |
| ·高沸醇木质素的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| ·课题研究目的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4-26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24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5-26页 |
| 第2章 棉秆1,4-丁二醇制浆蒸煮工艺的研究和优化 | 第26-43页 |
| ·前言 | 第26页 |
| ·原料与实验方法 | 第26-29页 |
| ·原料、试剂与仪器 | 第26-27页 |
| ·蒸煮设备及实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·原料成分分析 | 第29页 |
| ·四种高沸醇溶剂制浆效果的比较 | 第29-31页 |
| ·棉秆1,4-丁二醇制浆影响因素 | 第31-34页 |
| ·溶剂浓度的影响 | 第31页 |
| ·蒸煮温度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| ·液固比的影响 | 第32页 |
| ·升温时间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·保温时间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DESIGN-EXPERT软件介绍 | 第34-35页 |
| ·软件简介 | 第34页 |
| ·响应面实验设计及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响应面优化 | 第35页 |
| ·制浆工艺条件的响应面分析 | 第35-42页 |
| ·实验规划及数据处理方法 | 第35-37页 |
| ·响应面分析 | 第37-4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第3章 酸催化剂对棉秆1,4-丁二醇制浆的影响 | 第43-49页 |
| ·前言 | 第43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3-44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3-44页 |
| ·酸催化的棉秆1,4-丁二醇制浆工艺研究 | 第44-48页 |
| ·蒸煮温度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| ·保温时间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盐酸用量对蒸煮效果的影响 | 第47页 |
| ·酸催化下溶剂浓度对蒸煮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第4章 棉秆1,4-丁二醇制浆历程及脱木素动力学的研究 | 第49-62页 |
| ·前言 | 第49页 |
| ·实验及分析方法 | 第49-50页 |
| ·蒸煮工艺 | 第49-50页 |
| ·分析检测 | 第50页 |
| ·反应历程的研究 | 第50-54页 |
| ·纸浆木素含量的分析 | 第50-52页 |
| ·木素脱除率、脱除效率及碳水化合物降解率 | 第52-53页 |
| ·PH值的变化情况 | 第53-54页 |
| ·脱木素动力学的研究 | 第54-61页 |
| ·脱木素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| 第54-59页 |
| ·阶段Ⅰ与阶段Ⅱ间的过渡点 | 第59页 |
| ·活化能及反应速率 | 第59-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5章 棉秆1,4-丁二醇制浆木质素的光谱分析及抗氧化能力测定 | 第62-67页 |
| ·前言 | 第62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62-63页 |
| ·HBS木质素的精制 | 第62页 |
| ·紫外光谱检测 | 第62-63页 |
| ·红外光谱测定 | 第63页 |
| ·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| 第63页 |
| ·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63-66页 |
| ·紫外光谱检测 | 第63-64页 |
| ·红外光谱检测 | 第64-65页 |
| ·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| 第65-6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| 第6章 结论 | 第67-69页 |
| ·结论 | 第67-68页 |
| ·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68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