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中国股票市场异象的特征及其与股票型基金风格漂移的关系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第9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9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标第12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框架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框架第14-15页
   ·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15-18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5-16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方法第16-18页
第二章 文献综述第18-46页
   ·有效市场假说及其面临的挑战第18-24页
     ·有效市场假说的发展历程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有效市场假说的本质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有效市场假说面临的挑战第21-24页
   ·市场异象的相关文献综述第24-40页
     ·市场异象的内涵第24-32页
     ·市场异象的特征第32-36页
     ·市场异象的行为启示第36-40页
   ·风格投资理论综述第40-45页
     ·关于风格投资动机的研究成果第40-41页
     ·风格投资绩效的研究评述第41-42页
     ·风格漂移及其动因的研究评述第42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三章 股票型基金的风格投资与风格漂移第46-74页
   ·我国股票型基金的风格投资实践第46-59页
     ·基金风格投资的一般范式第46-51页
     ·我国股票型基金的风格投资第51-59页
   ·股票型基金的风格投资中的漂移第59-63页
     ·股票型基金的风格漂移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我国股票型基金的风格漂移第60-63页
   ·股票型基金风格投资业绩评估第63-73页
     ·风格投资业绩评价模型第65-68页
     ·选股能力评价第68-70页
     ·择时能力评价第70-7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第四章 我国股票市场异象的特征分析第74-108页
   ·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检验第74-85页
     ·我国股票市场的基本情况第74-75页
     ·CAPM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第75-80页
     ·多因素模型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第80-82页
     ·A股市场的有效性检验第82-85页
   ·我国股票市场异象的识别第85-88页
     ·价值溢价的识别第85-86页
     ·规模溢价的识别第86-87页
     ·动量溢价的识别第87-88页
   ·我国股票市场异象的特征检验第88-107页
     ·市场异象的波动性检验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市场异象的可持续性检验第89-95页
     ·市场异象的周期性检验第95-10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7-108页
第五章 市场异象与基金风格漂移的关系检验第108-129页
   ·市场异象与风格漂移的理论分析第108-109页
   ·风格投资与市场异象的动态相关性第109-114页
     ·市场异象与风格漂移的动态相关性的理论分析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·实证分析第112-114页
   ·市场异象与风格漂移的因果关系第114-119页
     ·市场异象与风格漂移的因果关系的理论分析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·实证分析第117-119页
   ·股票市场异象与基金风格漂移的相依关系第119-128页
     ·股票市场异象与基金风格漂移的相依关系理论分析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120-124页
     ·实证分析第124-12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8-129页
第六章 面向市场异象的风格投资策略第129-149页
   ·风格轮换策略的理论分析第129-134页
     ·面向市场异象的风格轮换思路第129-131页
     ·面向市场异象的风格轮换原则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·面向市场异象的风格轮换流程第132-134页
   ·面向市场异象的风格轮换策略的实施与评价第134-146页
     ·风格轮换策略的构建第134-138页
     ·风格轮换策略的评价第138-144页
     ·考虑交易成本的风格轮换策略评价第144-14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46-149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展望第149-157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149-152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结论第149-151页
     ·启示与建议第151-152页
   ·主要创新点第152-153页
   ·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53-157页
     ·研究不足第153-155页
     ·研究展望第155-157页
参考文献第157-173页
附录 1第173-176页
附录 2第176-179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79-180页
致谢第180页

论文共1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企业网络能力与吸收能力互动及对产品创新价值链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电子商务协同过滤推荐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改进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