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一、 “可爱风格”特征研究 | 第9-16页 |
| (一) “可爱风格”概述与起源 | 第9-10页 |
| 1. 可爱的涵义 | 第9页 |
| 2.“可爱风格”的起源 | 第9-10页 |
| (二) “可爱风格”性质特征 | 第10-11页 |
| 1.“可爱风格”的视觉审美特征 | 第10页 |
| 2.“可爱风格”的心理审美特征 | 第10-11页 |
| (三) “可爱风格”标志图形特点 | 第11-13页 |
| 1. 幽默风趣 | 第11-12页 |
| 2. 童真稚趣 | 第12页 |
| 3. 造型别致 | 第12-13页 |
| (四) “可爱风格”标志人性化设计需求与人的求可爱心理 | 第13-16页 |
| 1.“可爱风格”标志人性化设计需求 | 第13-14页 |
| 2. 人的求可爱心理 | 第14-16页 |
| 二、 现代“可爱风格”标志设计分类 | 第16-20页 |
| (一) 现代“可爱风格”标志的功能性分类 | 第16-17页 |
| 1. 商业性“可爱风格”标志 | 第16-17页 |
| 2. 非商业性“可爱风格”标志 | 第17页 |
| (二) 现代“可爱风格”标志设计的表现分类 | 第17-20页 |
| 1. 具象图形的标志 | 第17-18页 |
| 2. 抽象图形标志 | 第18页 |
| 3. 文字类图形标志 | 第18-20页 |
| 三、 现代“可爱风格”标志的表现手法 | 第20-26页 |
| (一) 创意思维在“可爱风格“标志设计的手法 | 第20-22页 |
| 1. 想象 | 第20页 |
| 2. 夸张 | 第20-21页 |
| 3. 比喻 | 第21页 |
| 4. 象征 | 第21页 |
| 5. 拟人 | 第21-22页 |
| (二) 造型在“可爱风格”标志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| 第22-26页 |
| 1.“形”的可爱性表现手法 | 第22-23页 |
| 2. 色彩与可爱风格的表现 | 第23页 |
| 3. 多元手法在标志的“可爱性”表现中的应用 | 第23-26页 |
| 四、 国际视角与中国风:“可爱风格”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| 第26-30页 |
| (一) 世界著名“可爱风格”标志设计典型案例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1. 品客:卡通、色彩、字体的完美配合 | 第26页 |
| 2. WWF:意象与意涵 | 第26-27页 |
| (二) 中国风与“可爱风格”标志设计应用 | 第27-30页 |
| 1. 中国书法艺术与可爱风格标志设计 | 第27-28页 |
| 2. 中国印章艺术与可爱风格标志设计 | 第28页 |
| 3. 中国的传统图案与可爱风格标志设计 | 第28-29页 |
| 4. 融合与创造:来自传统的可爱风格标志设计启迪 | 第29-30页 |
| 五、 现代“可爱风格”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 | 第30-34页 |
| (一) 现代可爱图形标志设计的品牌化 | 第30页 |
| (二) 现代可爱图形标志设计的情感化 | 第30-31页 |
| (三) 现代可爱图形标志设计的卡通化 | 第31-32页 |
| (四) “可爱风格”标志的经济价值日益凸现 | 第32-34页 |
| 结论 | 第34-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5-36页 |
| 附录:关于可爱风格标志设计的调查问卷 | 第36-38页 |
| 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