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

拟南芥调控胚乳发育和种子大小的基因--IKU1的分离和功能研究

缩略词表第1-7页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1 综述第11-32页
   ·雌配子体的形成和双受精第14-16页
   ·胚和胚乳发育第16-23页
     ·胚的发育及影响胚发育的突变体第16-20页
     ·胚乳发育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影响胚乳发育的突变体第21-23页
   ·基因印记影响胚乳发育第23-28页
     ·具有不同染色体倍性亲本之间的相互杂交第23-26页
     ·植物印记基因及机理第26-28页
     ·FIS polycomb基因和DNA甲基化的相互作用第28页
   ·种子大小的控制第28-32页
     ·拟南芥中来自母本的珠被(种皮)影响种子大小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胚乳影响种子大小第30-32页
2 材料与方法第32-44页
   ·材料与生长条件第32页
   ·遗传定位IKU1第32-33页
   ·iku1的候选基因(At2g35230)互补载体构建第33-34页
   ·胚乳特异性启动子(GA3)驱动At2g35230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第34页
   ·IKU1蛋白功能区分析的相关载体构建第34-35页
   ·IKU1启动子引导的(GUS表达载体构建第35-36页
   ·Real-time PCR第36页
   ·35S启动子驱动的GFP∷IKU1融合表达载体构建第36-38页
   ·35S启动子启动的IKU1基因VQ突变及氨基酸重复区域删除突变的GFP融合表达构建第38页
   ·IKU1启动子驱动的GFP∷IKU1或IKU1部分序列∷GFP融合表达载体构建第38-39页
   ·35S启动子启动的GFP∷MINI3融合表达载体构建第39-40页
   ·酵母双杂交试验的表达载体构建第40页
   ·农杆菌介导培养液的制备第40-41页
   ·基因枪转化洋葱表皮细胞前处理第41页
   ·酵母双杂交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·烟草叶片转化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·本试验中的其它方法第43-44页
3 结果第44-71页
   ·IKU1定位及突变位点第44-45页
   ·At2g35230能够遗传互补iku1突变体的基因缺陷,使之结出野生型大小的种子第45-47页
   ·IKU1是包含VQ motif的蛋白第47-54页
   ·GA3∷IKU1表达载体部分互补ikul突变体的种子表现型第54页
   ·VQ motif是IKU1重要的功能区第54-56页
   ·IKU1的广泛表达第56-59页
   ·IKU1是核定位蛋白第59-62页
   ·GFP∷IKU1蛋白表面的亮点形成与IKU1氨基酸重复序列有关第62-63页
   ·带有IKU1启动子的GFP∷IKU1能够使iku1突变体种子恢复野生型性状第63-66页
   ·转录因子MINI3/WRKY10也是核定位蛋白第66-67页
   ·双突变体mini3/iku1单粒重量与单突变体种重差异不明显第67-68页
   ·IKU1与MINI3/WRKY10在酵母中存在相互作用第68-71页
4 讨论第71-79页
   ·IKU1编码包含VQ motif的蛋白第71-72页
   ·IKU1基因功能在胚乳第72-75页
   ·GFP∷IKU1结合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第75-76页
   ·35S作用下的IKU1具有基因沉默现象第76-77页
   ·核蛋白IKU1与MINI3/WRKY10相互作用,是MINI3/WRKY10的共转录因子第77-79页
5 结论第79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92页
附录第92-114页
 S1 35S作用下的IKU1可能发生基因沉默第92-94页
  S1.1 构建35S∷IKU1 ∷HA第92页
  S1.2 IKU1∷HA转化株检验PCR第92页
  S1.3 提取叶片蛋白检查转化株IKU1∷HA蛋白第92-93页
  S1.4 结果第93-94页
 S2 比较MINI3/WRKY10、WRKY25、WRKY33氨基酸序列第94-95页
 S3 BiFC组合检验IKU1、MINI3两蛋白相互作用第95-98页
  S3.1 BiFC试验组合及表达载体构建第95-96页
  S3.2 BiFC组合验证IKU1与MINI3/WRKY10极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第96-98页
 S4 IKU1测序引物第98-114页
致谢第114-115页

论文共11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江西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
下一篇:低表面能ABS及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