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地区极端气候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及应对措施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广东地区极端气候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分析 | 第19-48页 |
·广东地区气候因素分析 | 第19-24页 |
·广东地区气候资料分析 | 第20-24页 |
·广东地区沥青路面高温指标研究 | 第24-41页 |
·广东地区高温气候要素的分析 | 第24-27页 |
·极端高温指标定义 | 第27-30页 |
·高温指标的选择 | 第30-37页 |
·工程实例验证 | 第37-41页 |
·广东地区沥青路面降水指标研究 | 第41-47页 |
·广东地区降水要素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降水指标的选择 | 第44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三章 广东地区沥青路面早期损坏调查及原因分析 | 第48-65页 |
·调查概况 | 第48-49页 |
·交通量的调查研究 | 第49-50页 |
·主线沥青路面结构 | 第50-53页 |
·车辙调查 | 第53页 |
·沥青路面车辙原因分析 | 第53-57页 |
·路面芯样 RLWT 车辙试验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路面切板车辙试验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温度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·车辙病害调查结论 | 第57-58页 |
·沥青路面水损害调查及原因分析 | 第58-62页 |
·开阳高速坑槽调查 | 第59-60页 |
·京珠南佛冈段坑槽调查 | 第60-62页 |
·坑槽成因分析总结 | 第62页 |
·使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解决高温水稳问题 | 第62-64页 |
·提高沥青混料模量的途径 | 第63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四章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| 第65-74页 |
·高模量混合料实验材料及技术指标 | 第65-69页 |
·沥青 | 第65-66页 |
·集料 | 第66-68页 |
·高模量外掺剂 | 第68页 |
·集料级配 | 第68-69页 |
·高模量外掺剂的确定 | 第69-73页 |
·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| 第69-70页 |
·外掺剂最佳掺量的确定 | 第70-7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五章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| 第74-93页 |
·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| 第74-80页 |
·试验评价指标 | 第74-75页 |
·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| 第75-79页 |
·不同评价指标分析 | 第79页 |
·高模量混合料技术指标 | 第79-80页 |
·RLWT 车辙试验 | 第80-86页 |
·RLWT 实验介绍 | 第80-81页 |
·实验过程及影响因素 | 第81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81-83页 |
·车辙相关性对比 | 第83-86页 |
·高模量混合料动态模量实验 | 第86-9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6-87页 |
·动态模量试验 | 第87-88页 |
·动态模量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88-9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1-93页 |
第六章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研究 | 第93-101页 |
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方法的研究 | 第93-94页 |
·我国现行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评价方法的不足 | 第94-96页 |
·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试验方法与方案 | 第96-9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96页 |
·水稳定性能评价指标 | 第96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96-98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98-10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101-103页 |
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| 第101-102页 |
展望 | 第102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07-108页 |
致谢 | 第108-109页 |
附件 | 第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