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0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4页 |
·引言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20页 |
·纳米材料概述 | 第11-13页 |
·纳米材料的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 | 第13-14页 |
·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| 第14-16页 |
·纳米材料生物学负效应及安全性 | 第16-18页 |
·纳米材料细胞摄入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·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·本文的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22-24页 |
2 金纳米颗粒自组装单分子层的修饰和表征 | 第24-30页 |
·引言 | 第24页 |
·材料、试剂与仪器 | 第24-2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4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4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4-25页 |
·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的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| 第25页 |
·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| 第25页 |
·纳米粒度仪表征 | 第25页 |
·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26-28页 |
·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| 第26页 |
·纳米粒度表征 | 第26-27页 |
·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小结 | 第28-30页 |
3 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对斑马鱼发育的影响 | 第30-36页 |
·引言 | 第30页 |
·材料、试剂、仪器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31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2-35页 |
·金纳米颗粒对斑马鱼死亡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金纳米颗粒对斑马鱼发育畸形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6页 |
4 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金纳米颗粒对内皮细胞毒性和功能指标的影响 | 第36-43页 |
·引言 | 第36页 |
·材料、试剂、仪器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6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MTT 细胞毒性检测 | 第37-38页 |
·荧光染色分析 | 第38页 |
·一氧化氮(NO)的测定 | 第38页 |
·总抗氧化能力(T-AOC)的测定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9-42页 |
·MTT 细胞毒性检测 | 第39-41页 |
·荧光染色分析 | 第41页 |
·一氧化氮(NO)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(T-AOC)的测定 | 第41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5 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金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入研究 | 第43-47页 |
·引言 | 第43页 |
·材料、试剂、仪器 | 第4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3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43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3-44页 |
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| 第44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4-46页 |
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| 第45-46页 |
·小结 | 第46-47页 |
6 结论及后续工作建议 | 第47-50页 |
·结论 | 第47-48页 |
·后续工作建议 | 第48-50页 |
·自组装单分子层亲/疏水性的检测 | 第48页 |
·细胞毒性分子机制研究 | 第48页 |
·细胞摄入机制研究 | 第48-49页 |
·斑马鱼毒性机理和体内分布转运研究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1页 |
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