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·重构的对象 | 第15-16页 |
·重构点定位 | 第16-17页 |
·重构的实施 | 第17页 |
·重构的评估 | 第17页 |
·一致性保持 | 第17-18页 |
·面向对象重构 | 第18页 |
·软件重构调度算法 | 第18-19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相关技术 | 第21-30页 |
·基本定义 | 第21-22页 |
·传统Petri网 | 第22-23页 |
·事件间的基本关系 | 第23-25页 |
·主要性质 | 第25-2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7页 |
·可达标识图与可覆盖树 | 第27页 |
·关联矩阵和状态方程 | 第27页 |
·应用领域 | 第27-29页 |
·并发系统 | 第27-28页 |
·工作流模型 | 第28页 |
·并行程序设计 | 第28-29页 |
·性能与可靠性评价 | 第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基于 PETRI 网的重构调度模型 | 第30-44页 |
·软件重构的形式化表示 | 第30-31页 |
·重构操作类型 | 第31-33页 |
·移动(Move) | 第31页 |
·自封装(Self Encapsulate) | 第31页 |
·上拉(Push Up) | 第31-32页 |
·下推(Push Down) | 第32-33页 |
·合并父子类(Merge Parent and Child Classes) | 第33页 |
·模型设计思路 | 第33-36页 |
·建模规则 | 第36-37页 |
·前置/后置条件 | 第36页 |
·变迁 | 第36-37页 |
·条件前置关系 | 第37页 |
·条件后置关系 | 第37页 |
·模型典型结构 | 第37-39页 |
·非消耗性前置条件 | 第37-38页 |
·对称性冲突 | 第38页 |
·非对称性冲突 | 第38-39页 |
·重构链 | 第39页 |
·实例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求解算法 | 第41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PETRI 网重构调度工具 | 第44-57页 |
·需求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需求概述 | 第44-45页 |
·功能需求 | 第45-46页 |
·业务流程 | 第46页 |
·支撑技术 | 第46-47页 |
·软件质量评价 | 第47-50页 |
·工具体系结构 | 第50-52页 |
·数据层 | 第50-51页 |
·逻辑层 | 第51-52页 |
·表示层 | 第52页 |
·工具详细设计 | 第52-56页 |
·逻辑层 | 第52-56页 |
·表示层 | 第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实例验证 | 第57-64页 |
·实验对象 | 第57-58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58-59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58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58-59页 |
·重构列表 | 第59-60页 |
·工具使用效果 | 第60-61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