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1-12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2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4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5-21页 |
·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劳动力转移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 | 第17-20页 |
·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双向作用的相关研究 | 第20页 |
·文献评述 | 第20-21页 |
·论文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21-24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创新点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| 第24-39页 |
·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和转移数量 | 第24-28页 |
·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计算方法比较 | 第24-25页 |
·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的计算 | 第25-27页 |
·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估算 | 第27-28页 |
·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和历史阶段划分 | 第28-34页 |
·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区特征 | 第28-29页 |
·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行业特征 | 第29-30页 |
·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省级转移特征 | 第30-31页 |
·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特点 | 第31-33页 |
·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划分 | 第33-34页 |
·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概况 | 第34-37页 |
·全国层面的城乡收入差距状况 | 第34-35页 |
·区域层面的城乡收入差距状况 | 第35-36页 |
·行业和职业层面的城乡收入差距状况 | 第36-37页 |
·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演变过程 | 第37-38页 |
·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3章 全国层面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非线性关系检验 | 第39-50页 |
·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理 | 第39-41页 |
·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关系机理 | 第39-40页 |
·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互影响路径 | 第40-41页 |
·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互影响关系检验 | 第41-44页 |
·格兰杰因果检验原理 | 第41-42页 |
·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| 第42-43页 |
·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非线性模型设定 | 第44-48页 |
·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线图 | 第45页 |
·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非线性模型构建 | 第45-46页 |
·数据来源和说明 | 第46-48页 |
·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非线性关系检验 | 第48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省际层面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非线性关系检验 | 第50-61页 |
·省际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面板模型构建 | 第50页 |
·动态面板模型计算方法 | 第50-55页 |
·面板模型的优势 | 第50-51页 |
·面板模型构建原则 | 第51-52页 |
·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矩估计 | 第52-54页 |
·相关检验 | 第54-55页 |
·动态面板数据选取与说明 | 第55-57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55页 |
·变量选取与说明 | 第55-57页 |
·变量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| 第57页 |
·全国 31 个省际面板模型结果与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全国东-中-西部面板模型结果与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5章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| 第61-64页 |
·抓住产业转移机遇,促进区域间劳动力转移合理化 | 第61-62页 |
·提高中西部最低工资标准,加速劳动力向中西部转移 | 第62页 |
·缩小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,提高劳动力转移质量 | 第62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7页 |
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