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P2P蠕虫行为模型及遏制方法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已有研究成果的缺陷第13-18页
     ·P2P 蠕虫行为模型研究成果的缺陷第13-14页
     ·P2P 蠕虫检测研究成果的缺陷第14-16页
     ·P2P 蠕虫遏制研究成果的缺陷第16-18页
   ·论文主要工作及贡献第18-20页
   ·本文组织结构第20-22页
第二章 P2P 蠕虫行为模型第22-47页
   ·经典传染病模型第22-29页
     ·SEM 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·KERMACK-MCKENDRIC 模型第23-25页
     ·SIS 模型第25-28页
     ·双因素模型第28-29页
   ·网络拓扑研究现状第29-34页
     ·规则网络第29-30页
     ·随机网络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小世界网络第31页
     ·无标度网络第31-34页
   ·CTDS 模型第34-46页
     ·影响 PRWORM 传播的因素第34页
     ·CTDS 模型描述第34-38页
     ·CTDS 模型仿真实验与定量分析第38-46页
     ·CTDS 模型的优缺点第46页
   ·小结第46-47页
第三章 良性P2P 蠕虫第47-72页
   ·良性蠕虫的分类第47-48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48-56页
     ·良性蠕虫自动生成方法研究第48-49页
     ·良性蠕虫传播模型研究第49-56页
     ·良性蠕虫的进一步改进第56页
   ·良性P2P 蠕虫研究第56-71页
     ·概述第56-57页
     ·SWORM第57-61页
     ·RWORM第61-62页
     ·仿真实验与定量分析第62-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2页
第四章 蠕虫特征码自动提取方法第72-105页
   ·概述第72-75页
     ·ASG 系统应该具备的性能指标第73页
     ·蠕虫特征码分类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假设条件第74-75页
   ·ASG 方法研究现状第75-81页
     ·定长字符串型蠕虫特征码自动提取方法第75-76页
     ·令牌联合型特征码自动提取方法第76-80页
     ·令牌序列型特征码自动提取方法第80页
     ·贝叶斯型特征码自动提取方法第80-81页
   ·ANTI-ASG 方法研究现状第81-87页
     ·多态变形技术第81-83页
     ·RED HERRING 攻击技术第83-84页
     ·Correlated outlier 攻击技术第84页
     ·Suspicious pool poisoning 攻击技术第84-85页
     ·Innocuous pool poisoning 攻击技术第85页
     ·Allergy 攻击技术第85-87页
   ·自免疫蠕虫特征码自动提取方法研究第87-104页
     ·SISG 的特点第87-88页
     ·SISG 的体系结构第88-90页
     ·SISG 的核心算法第90-95页
     ·实验与分析第95-10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4-105页
第五章 结束语第105-107页
   ·本文总结第105-106页
   ·进一步工作第106-107页
缩略词第107-109页
致谢第109-110页
参考文献第110-119页
攻博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19-124页

论文共12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骨干网络流量异常行为感知方法研究
下一篇:多稳定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