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·研究背景与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课题内容与研究意义 | 第13-17页 |
·物联网的特点与体系结构 | 第13-15页 |
·物联网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系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物联网中路由协议的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的工作和内容安排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路由协议的分析 | 第19-30页 |
·无线传感网络 | 第19-23页 |
·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| 第19-21页 |
·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| 第21-23页 |
·路由协议的分类 | 第23-24页 |
·无线传感器路由协议的分类 | 第23页 |
·物联网中使用分簇路由协议的优势 | 第23-24页 |
·几种分簇路由协议的优势及在物联网中的局限性 | 第24-27页 |
·LEACH 算法 | 第24-25页 |
·SEP 算法 | 第25-26页 |
·TEEN 算法 | 第26页 |
·PEGASIS 算法 | 第26-27页 |
·路由协议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| 第27-28页 |
·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基于物联网节点差异计算能力的簇首选举策略 | 第30-40页 |
·LEACH 算法的簇首选举阶段 | 第30-32页 |
·改进的 LEACH 簇首选举方式的算法描述 | 第32-34页 |
·实现过程 | 第34-39页 |
·数据处理效率表的建立 | 第34-36页 |
·簇首选举的概率优化 | 第36-37页 |
·改进的簇首选举算法的总结 | 第37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基于物联网节点差异时延要求的动态时隙分配策略 | 第40-50页 |
·LEACH 算法的稳定传输阶段 | 第40-41页 |
·动态时隙分配算法的描述 | 第41-43页 |
·实现过程 | 第43-49页 |
·成员节点请求传送阶段 | 第43页 |
·簇首节点计算分配时隙阶段 | 第43-46页 |
·数据传输阶段 | 第46-47页 |
·改进的动态时隙算法总结 | 第47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仿真实验 | 第50-57页 |
·基于改进的簇首选举过程仿真 | 第50-53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基于改进的时隙分配策略的仿真 | 第53-56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53-54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·结论 | 第57-58页 |
·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