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权视角下的纳税人权利保护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0-11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3-19页 |
·国外关于纳税人权利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关于纳税人权利的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5-19页 |
·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19页 |
·纳税人权利基本问题探讨 | 第19-21页 |
·纳税人权利内涵的界定 | 第19-20页 |
·征纳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21-22页 |
·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 | 第24-30页 |
·产权理论与纳税人权利 | 第24-27页 |
·产权理论 | 第24-26页 |
·产权理论与纳税人权利的契合 | 第26-27页 |
·契约理论与纳税人权利 | 第27-30页 |
·契约理论 | 第27页 |
·税收契约与纳税人权利 | 第27-30页 |
第3章 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分析 | 第30-37页 |
·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基本成效 | 第30-32页 |
·我国的纳税人权利义务公告 | 第30-31页 |
·纳税人权利意识的觉醒 | 第31-32页 |
·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7页 |
·纳税人权利保护意识缺失 | 第32-33页 |
·税务机关的纳税人权利保护观念缺失 | 第33-34页 |
·产权视角下的征纳双方权利不明晰 | 第34-35页 |
·纳税人维权主体的作用有限 | 第35-36页 |
·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缺失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国外纳税人权利确认与保护的经验借鉴 | 第37-44页 |
·发达国家的纳税人权利实现 | 第37-41页 |
·国际组织的纳税人权利确认及保护 | 第38页 |
·美国的纳税人权利确认与保护 | 第38-39页 |
·澳大利亚的纳税人权利确认与保护 | 第39-40页 |
·加拿大的纳税人权利确认与保护 | 第40-41页 |
·英国的纳税人权利确认及保护 | 第41页 |
·发达国家纳税人权利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1-44页 |
·纳税人权利保护的产权明晰前提 | 第42页 |
·纳税人权利内容的明确界定 | 第42页 |
·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法制化 | 第42-43页 |
·纳税服务体系的完善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纳税人权利的产权归位和产权保护 | 第44-58页 |
·纳税人权利的产权归位 | 第44-51页 |
·征税同意权 | 第44-45页 |
·纳税发言权 | 第45-47页 |
·税款监督权 | 第47-48页 |
·纳税问责权 | 第48-49页 |
·纳税服务权 | 第49-51页 |
·纳税人权利的产权保护 | 第51-58页 |
·产权明晰前提下的平等征纳关系构建 | 第51页 |
·培育纳税人的主动维权意识 | 第51-52页 |
·税务机关加强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 | 第52-53页 |
·建立纳税人维权组织 | 第53-55页 |
·加强法律层面的纳税人权利保护 | 第55-56页 |
·建立保护纳税人权利的监督机制 | 第56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附录 A(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)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