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相关学科的借鉴引入 | 第12页 |
·重要概念界定及相关内容 | 第12-15页 |
·生态恢复设计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2-13页 |
·城市滨水区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·景观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滨水区生态恢复研究与实践 | 第15-25页 |
·发达国家滨水区景观生态恢复研究与实践 | 第15-20页 |
·国外理论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| 第16-20页 |
·我国滨水区生态恢复研究与实践 | 第20-24页 |
·国内实践 | 第20-23页 |
·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背景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| 第25-37页 |
·恢复生态学理论 | 第25-27页 |
·恢复生态学的内涵 | 第25页 |
·恢复生态学的发展与理论应用 | 第25-26页 |
·理论应用 | 第26-27页 |
·景观生态学理论 | 第27-32页 |
·景观生态学的内涵 | 第27页 |
·景观格局的景观要素 | 第27-28页 |
·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 | 第28-30页 |
·理论应用 | 第30-32页 |
·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| 第32-34页 |
·现有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代表 | 第32-33页 |
·国内外景观规划设计趋势 | 第33-34页 |
·理论应用 | 第34页 |
·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恢复原则 | 第34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生态恢复方法研究及实践 | 第37-47页 |
·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生态恢复方法研究 | 第37-43页 |
·蓝绿生态廊道的构建 | 第37-38页 |
·改善水域环境(蓝带) | 第38-42页 |
·城市滨河绿地的改造(绿带) | 第42-43页 |
·河流生态恢复实践 | 第43-46页 |
·恢复水系形态的多样性 | 第43-44页 |
·恢复水系生态环境 | 第44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义乌市滨水区何界段现状分析与规划设计 | 第47-60页 |
·义乌市义乌江概况 | 第47页 |
·义乌江何界段水系规划 | 第47-49页 |
·水质现状 | 第47-48页 |
·水质规划目标 | 第48页 |
·水质规划方案 | 第48-49页 |
·护岸规划 | 第49-51页 |
·护岸现状 | 第49-50页 |
·护岸规划目标 | 第50页 |
·护岸规划 | 第50-51页 |
·规划设计图 | 第51页 |
·绿化种植规划 | 第51-59页 |
·植被现状 | 第51-52页 |
·规划目标 | 第52页 |
·规划方案 | 第52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1页 |
·结论 | 第60页 |
·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