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混凝土结构、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--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

再生混凝土楼板抗弯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6页
   ·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-11页
     ·再生混凝土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第8-10页
     ·再生混凝土的经济性第10-11页
   ·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-15页
     ·再生混凝土材料第11页
     ·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再生混凝土在结构工程中的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再生混凝土结构设计建议第15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5-16页
第二章 再生混凝土楼板抗弯性能实验方案第16-28页
   ·试件设计第16-20页
   ·试验所用材料第20-22页
     ·配合比设计第20-21页
     ·钢筋第21-22页
   ·试件制作第22页
   ·实验量测内容第22-25页
     ·应变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挠度第24页
     ·裂缝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开裂荷载及极限荷载第25页
   ·实验加载方式及装置第25-28页
     ·单向板实验加载方式及装置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双向板实验加载方式及装置第26-28页
第三章 再生混凝土单向板实验结果分析第28-47页
   ·主要实验现象及破坏形态第28-38页
     ·RCB-1加载过程及破坏形态第28-29页
     ·NCB-1加载过程及破坏形态第29-30页
     ·RCB-2加载过程及破坏形态第30-31页
     ·NCB-2加载过程及破坏形态第31-33页
     ·RCB-3加载过程及破坏形态第33-34页
     ·RCB-4加载过程及破坏形态第34-35页
     ·RCB-5加载过程及破坏形态第35-37页
     ·RCB-6加载过程及破坏形态第37-38页
   ·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8-46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第38-39页
     ·钢筋应变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·混凝土应变及平截面假定适用性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  ·板跨中位移-荷载曲线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四章 再生混凝土单向板的受弯计算研究第47-62页
   ·引言第47页
   ·正截面开裂弯矩第47-50页
     ·试验板的抗裂度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开裂弯矩的实用计算第48-50页
   ·正截面极限承载力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51-52页
   ·裂缝宽度第52-60页
     ·最大裂缝宽度计算理论及方法第52-56页
     ·最大裂缝宽度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对比分析第56-59页
     ·现行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》裂缝宽度理论计算公式修正第59-6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0-62页
第五章 再生混凝土单向板有限元分析第62-71页
   ·引言第62页
   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2-65页
     ·本构关系第62-64页
     ·单元选取第64页
     ·网格划分第64-65页
     ·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第65页
   ·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65-70页
     ·极限荷载第65-66页
     ·跨中位移-荷载曲线第66-67页
     ·再生混凝土单向板的应力、应变状态第67-7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结论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北京市快速路互通立交合流区通行能力研究
下一篇:北京高层居住小区室外声环境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--以北京地区高层居住小区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