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23页 |
·超高强铝合金发展及应用 | 第8-9页 |
·超高强铝合金的发展 | 第8页 |
·超高强铝合金的特点及应用 | 第8-9页 |
·7000系合金的析出相及沉淀顺序 | 第9-13页 |
·GP区 | 第10-11页 |
·η'亚稳相 | 第11-12页 |
·η平衡相 | 第12-13页 |
·7000系铝合金的析出序列 | 第13页 |
·Al-Zn-Mg-Cu合金的微观组织 | 第13-15页 |
·超高强铝合金的RRA热处理工艺研究 | 第15-18页 |
·RRA热处理工艺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| 第15-16页 |
·RRA热处理对Al-Zn-Mg-Cu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| 第16-18页 |
·铝合金疲劳概述 | 第18-22页 |
·疲劳断裂分类 | 第18页 |
·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| 第18-19页 |
·疲劳裂纹扩展曲线 | 第18-19页 |
·疲劳断裂微观机理 | 第19-22页 |
·疲劳裂纹萌生机理 | 第19-21页 |
·疲劳裂纹扩展机理 | 第21-22页 |
·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| 第23-2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3页 |
·工艺路线 | 第23-24页 |
·固溶处理 | 第24页 |
·时效处理 | 第24页 |
·单级时效处理 | 第24页 |
·RRA处理(回归再时效) | 第24页 |
·性能测试 | 第24-26页 |
·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| 第24-25页 |
·硬度测试 | 第25页 |
·电导率测试 | 第25页 |
·抗应力腐蚀性能测试 | 第25页 |
·剥落腐蚀性能测试 | 第25-26页 |
·极化曲线 | 第26页 |
·显微组织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| 第26页 |
·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RRA热处理制度确定 | 第27-37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7页 |
·RRA热处理工艺确定 | 第27-32页 |
·RRA热处理时效第一级、第三级时效制度确定 | 第27-30页 |
·常温拉伸实验 | 第27-28页 |
·扫描断口 | 第28-29页 |
·电导率测试 | 第29页 |
·透射电镜观察 | 第29-30页 |
·RRA热处理回归温度确定 | 第30-31页 |
·RRA热处理回归时间确定 | 第31-32页 |
·RRA热处理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2-36页 |
·回归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第三级时效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·RRA处理后常温拉伸断口形貌 | 第35-36页 |
·分析与讨论 | 第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RRA处理对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| 第37-48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7页 |
·RRA处理对合金抗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| 第37-41页 |
·RRA处理后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| 第37-39页 |
·RRA处理后合金的拉伸抗应力腐蚀断口 | 第39-41页 |
·RRA处理对合金剥落腐蚀性能的影响 | 第41-44页 |
·RRA处理后合金的极化曲线 | 第44-45页 |
·RRA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组织 | 第45页 |
·分析与讨论 | 第45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RRA处理对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| 第48-56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8-50页 |
·疲劳实验设计 | 第48-4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9页 |
·疲劳实验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| 第50-51页 |
·微观组织分析 | 第51-54页 |
·Al-Zn-Mg-Cu合金经过RRA2热处理后的疲劳断口 | 第51-53页 |
·AI-Zn-Mg-Cu合金经过RRA3热处理后的疲劳断口 | 第53-54页 |
·分析与讨论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