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3页 |
·概述本文研究背景及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1-13页 |
第1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| 第13-28页 |
·激发态的光物理 | 第13-21页 |
·光激发理论 | 第13-14页 |
·跃迁理论 | 第14-18页 |
·光诱导分子内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 | 第18-21页 |
·密度泛函理论(DFT) | 第21-24页 |
·Thomas-Fermi 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Hohenbeng-Kohn 定理 | 第22-23页 |
·Kohn-Sham 方程 | 第23-24页 |
·含时密度泛函理论(TDDFT) | 第24-25页 |
·Runge-Gross 定理 | 第24-25页 |
·二维(2D)三维(3D)实空间分析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二维(2D)实空间分析法 | 第25-26页 |
·三维(3D)实空间分析法 | 第26-28页 |
第2章 染料敏化剂 PCDTBT 的激发态性质 | 第28-36页 |
·序言 | 第28-29页 |
·理论计算方法 | 第2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6页 |
·计算数据 | 第29页 |
·电子吸收光谱 | 第29-30页 |
·3D 实空间分析 | 第30页 |
·2D 实空间分析 | 第30-36页 |
第3章 染料敏化剂 9-蒽羧酸基轴向双取代硅酞菁的激发态性质 | 第36-47页 |
·序言 | 第36页 |
·理论计算方法 | 第3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6-47页 |
·计算数据 | 第36-37页 |
·电子吸收光谱 | 第37页 |
·3D 实空间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2D 实空间分析 | 第38-47页 |
第4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