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沽河下游地下咸水治理工程示范及其方案的优化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·地下水问题的数值模拟 | 第11-13页 |
·变密度过渡带模型 | 第13-15页 |
·地下咸水治理技术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2 研究区的环境背景 | 第19-27页 |
·气象特征 | 第20-22页 |
·气温变化规律 | 第20页 |
·降水分布 | 第20-21页 |
·蒸发强度 | 第21-22页 |
·水文 | 第22-23页 |
·地层与构造 | 第23-24页 |
·水文地质特征 | 第24-27页 |
·地下水埋藏条件 | 第24-25页 |
·地下水的补给、径流和排泄 | 第25-27页 |
3 研究区内水位和水质的监测 | 第27-38页 |
·水位和水质的监测 | 第27-28页 |
·水位监测及动态特征 | 第28-32页 |
·监测方法 | 第28页 |
·监测结果分析 | 第28-32页 |
·水质监测及动态特征 | 第32-38页 |
·监测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监测结果分析 | 第33-38页 |
4 地下水水流-水质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9页 |
·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 | 第38-42页 |
·边界和内部结构概化 | 第38-39页 |
·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| 第39-40页 |
·补给量和排泄量的计算 | 第40-42页 |
·初始条件 | 第42页 |
·水文地质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42-43页 |
·数值模型的识别和检验 | 第43-49页 |
·SEAWAT 的程序结构 | 第43-44页 |
·数值模型的计算及检验 | 第44-49页 |
5 咸水治理示范性试验和及其方案优化 | 第49-68页 |
·咸水治理示范工程概况 | 第49-53页 |
·示范区环境概况 | 第49-50页 |
·水文地质钻探 | 第50-51页 |
·咸水治理的工程示范 | 第51-53页 |
·咸水体修复的优化研究 | 第53-66页 |
·野外初始方案效果 | 第53-54页 |
·咸水治理优化方案 | 第54-66页 |
·抽注水方案一 | 第54-59页 |
·抽注水方案二 | 第59-63页 |
·抽注水方案三 | 第63-66页 |
·总结及方案比较分析 | 第66-68页 |
6 结论与存在问题 | 第68-70页 |
·结论 | 第68-69页 |
·存在问题和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4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