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3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1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石 | 第13-18页 |
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律思想 | 第13-14页 |
·经济基础与法律体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| 第13-14页 |
·法律体系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 | 第14页 |
·毛泽东法律思想 | 第14-16页 |
·实现人民法制的立法思想 | 第15页 |
·科学性、革命性相统一的立法原则 | 第15页 |
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学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| 第16-18页 |
3 影响法律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| 第18-23页 |
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其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| 第18-19页 |
·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为法律体系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 | 第19-20页 |
·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,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 | 第19-20页 |
·坚持人民当家做主,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 | 第20页 |
·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,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| 第20页 |
·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| 第20-23页 |
·深化教育体制改革,促进教育整体发展 | 第20-21页 |
·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展开,科技事业健康发展 | 第21页 |
·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,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| 第21-23页 |
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国际借鉴 | 第23-30页 |
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国际环境——经济全球化 | 第23-24页 |
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借鉴原则 | 第24-26页 |
·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创制具有本国特色的法律体系 | 第24-25页 |
·合理扬弃、科学借鉴国外相关法律 | 第25页 |
·坚持博采众长、兼收并蓄的原则 | 第25-26页 |
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借鉴内容 | 第26-30页 |
·宪法理论与实践 | 第26-27页 |
·行政法理论与实践 | 第27页 |
·民商法理论与实践 | 第27-28页 |
·刑法理论与实践 | 第28-30页 |
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原则、内容及其特征 | 第30-37页 |
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基本原则 | 第30-32页 |
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| 第30-31页 |
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| 第31页 |
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体现了科学的原则 | 第31-32页 |
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核心内容 | 第32-35页 |
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| 第35-37页 |
·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 | 第35-36页 |
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自身的特征 | 第36-37页 |
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基本经验与完善的思考 | 第37-39页 |
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形成的基本经验 | 第37页 |
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| 第37-39页 |
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37-38页 |
·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议 | 第38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1页 |
注释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