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磁偏置混合磁悬浮轴承结构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| 插图索引 | 第12-15页 |
| 附表索引 | 第15-1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6-24页 |
| ·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6-2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6-19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22页 |
| ·论文主要开展的工作 | 第22-24页 |
| 第2章 永磁混合电磁轴承结构优化设计 | 第24-38页 |
| ·永磁混合磁悬浮轴承的结构组成 | 第24-27页 |
| ·结构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·结构改进 | 第25-27页 |
| ·永磁体的选择与设计 | 第27-32页 |
| ·磁化与磁滞回线 | 第27-28页 |
| ·参数与去磁曲线 | 第28-31页 |
| ·永磁体的布置 | 第31页 |
| ·永磁材料参数的设计 | 第31-32页 |
| ·永磁混合磁悬浮轴承工作原理 | 第32-35页 |
| ·径向-轴向电磁轴承的工作原理 | 第32-33页 |
| ·磁路计算 | 第33-35页 |
| ·悬浮力的研究 | 第35-36页 |
| ·气隙的计算 | 第36-37页 |
| ·气隙处磁感应强度的设计 | 第36-37页 |
| ·磁极面积的计算及气隙长度的选取 | 第3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第3章 电磁轴承的磁场与涡流场有限元分析 | 第38-54页 |
| ·电磁轴承的热损失 | 第38-39页 |
| ·热损失组成 | 第38页 |
| ·涡流的产生 | 第38-39页 |
| ·减少涡流损失的措施 | 第39页 |
| ·二维涡流场理论 | 第39-44页 |
| ·涡流场控制方程 | 第39-42页 |
| ·直接方法和磁标势方法的导出 | 第42-43页 |
| ·边值条件处理 | 第43-44页 |
| ·稳态正弦涡流场的复边值问题 | 第44页 |
| ·二维磁场与涡流场Ansoft有限元仿真分析 | 第44-52页 |
| ·混合电磁轴承的有限元分析 | 第45-48页 |
| ·涡流场分析 | 第48-50页 |
| ·电磁轴承叠片转子有限元分析 | 第50-52页 |
| ·设计要求与验算 | 第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| 第4章 混合电磁轴承的耦合特性 | 第54-64页 |
| ·力耦合特性 | 第54-61页 |
| ·径向磁力耦合特性 | 第54-57页 |
| ·轴向磁力耦合特性 | 第57-60页 |
| ·仿真分析 | 第60-61页 |
| ·各自由度之间运动耦合 | 第61-62页 |
| ·径向与径向电磁耦合分析 | 第61页 |
| ·轴向与径向电磁耦合分析 | 第61-62页 |
| ·各自由度之间磁路、运动之间耦合分析 | 第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| 第5章 电磁轴承的控制策略研究 | 第64-79页 |
| ·电磁轴承的控制原理 | 第64-65页 |
| ·磁悬浮轴承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65-72页 |
| ·单自由度转子的数学模型 | 第65-68页 |
| ·五自由度转子的数学模型 | 第68-72页 |
| ·控制策略比较研究 | 第72-78页 |
| ·传统PID控制 | 第72-73页 |
| ·非线性PID控制 | 第73-76页 |
| ·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 | 第76-7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| 第6章 系统仿真分析 | 第79-90页 |
| ·控制器参数与变量选择 | 第79-83页 |
| ·系统结构 | 第79-80页 |
| ·控制变量 | 第80-82页 |
| ·控制器的参数选择 | 第82-83页 |
| ·仿真数据 | 第83页 |
| 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83-88页 |
| ·阶跃响应比较 | 第84-85页 |
| ·起浮过程仿真 | 第85-86页 |
| ·负载变化 | 第86-8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8-90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90-9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2-97页 |
| 致谢 | 第97-98页 |
|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98页 |